帝国风云

闪烁

首页 >> 帝国风云 >> 帝国风云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汉乡 岳母在上 宋吹 大明第一狂士 唐朝好地主 宦妃天下 风流狂少 龙血战神 重生之开局就让我服徭役 临高启明 
帝国风云 闪烁 - 帝国风云全文阅读 - 帝国风云txt下载 - 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十五章 虚与委蛇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九四零年五月五日,德意志第二帝国对法国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法国当局在一个月之内把陆军总兵力削减到五十万,并且拆除在德法边境地区修建的军事工事,宣布严格遵守柏林和约。

当天,法国当局就做出回应,表示裁军与拆除防御性工事将严重危害法国的国家安全。

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退让,五月六日就宣布进行军事动员,把部署在西部的德军总兵力增加到一百二十万。

似乎,战争马上就要爆发了。

五月八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出面调停,邀请德法两国代表前往华盛顿,通过协商解决两国矛盾。

有趣的是,罗斯福并不是真正的和平主义者。

战后公布的一些资料表明,当时罗斯福最关心、也是最让他头痛的,依然是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到一九四零年,美国已经在经济危机中损失了数千亿美元的社会财富。虽然在新政的推动下,美国的经济形势从一九三六年开始好转,但是并不明显,而且还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当时,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联邦政府欠的债太多了。

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不是联邦政府破产会导致社会动荡,使那些手持政府欠条的银行得不到半点好处,美国联邦政府早就别想从银行借到一分钱了。更重要的是,谁也不知道联邦政府能在什么时候把欠债全部还清。

到一九三九年,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负担已是超过当年联邦税收总额。

在这个时候,这几乎是无法想像的事情。

此外,美国各个州政府也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

如果把美国各级政府的债务平均分摊,相当于每一个美国人欠债数万美元,而在一九三零年代,这笔钱差不多能买到一公斤黄金。也就是说,美国的债务负担,差不多相当于一万吨黄金了。

更重要的是,依然有很多由经济危机引发的问题,并没得到解决。

比如,到一九三九年底,美国依然有大约六百万失业工人,相当于美国可劳动男性人口的百分之二十。

这是个什么概念?

即便绝大部分妇女都不用工作,也意味着每五个劳动力中,就有一个失业。

罗斯福非常聪明,也就知道新政救不了美国,而真正能够把美国带出经济危机泥潭的只有战争,而且必须是一场大规模战争。

说白了,只有战争能够消耗掉堆积如山的物资,也只有战争能使美国的工厂获得订单。

问题是,美国上下却不愿意卷入任何一场战争。

显然,这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当威尔逊带着美国参战时,美国民众都认为,新锐美军将是欧洲民主与自由国家的救星,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英法,击败独裁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可惜的是,美国大兵还没踏上欧洲大陆,法国就战败了,紧接着英国也战败了。美国不但没有成为欧洲民主自由国家的救星,反而在这场战争中赔进去了几十万名军人,还得在战后承认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世界大国身份,甚至得默认德意志第二帝国独霸欧洲大陆。

这一结果,极大的打击了美国民众的信心。

自此之后,美国盛行孤立政策,绝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美国没有理由为欧洲国家流血牺牲。

显然,罗斯福再有威望,也不可能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

一九三三年,也就是罗斯福担任总统的第一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永久中立法案”,在法律上确立了美国的中立地位。后来也正是受这部法案限制,美国才没有与任何一个国家缔结同盟条约。

问题是,中立只会让美国与世隔绝,不会给美国带来任何好处。

罗斯福非常清楚,如果美国不能参与下一场战争,那么美国就将永远失去成为世界霸主的机会,也将永远不可能与发展壮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甚至是东方的中国对抗,在新的世界秩序中失去发言权。

当然,罗斯福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变美国人的传统观念。

为此,他就得让所有美国人相信,美国加入欧洲战争,是在捍卫自由与民主、是在捍卫美国的利益。

当然,首先就得丑化敌对国。

正是如此,罗斯福才在这个时候出面,在法德之间进行和平斡旋。

可以说,罗斯福非常聪明,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比当初的威尔逊强多了。

罗斯福的如意算盘很简单: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不肯在谈判中让步,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将成为战争的发动者,至少绝大部分美国人会相信,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过分压迫法国才引发了新的战争;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做出让步,法国就能获得生存空间,也就有机会发展壮大。

更重要的是,罗斯福非常清楚,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大可能做出让步。

这样一来,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将站到爱好和平的美国民众的对立面上,成为美国民众眼中的邪恶国家。

也许,美国民众依然不会让总统率领美国参战,但是肯定会同情受到欺辱的法国,而美国国会也会受到民意影响,在具体政策上做出让步,比如准许美国向受到德意志第二帝国侵略的法国提供军火。

总而言之,罗斯福在提出和谈的时候,就知道不管结果如何,对他都有利无害。

显然,对法国也有利无害。

结果就是,法国当局在五月九日就做出积极回应,表示愿意在美国协调下,与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谈判。

问题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却并不热心。

不管怎么说,罗斯福的这点小伎俩,还骗不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当权者。五月十日,德意志第二帝国外长公开表示,法国是战败国,没有资格与帝国进行平等谈判,而且也没有必要在美国进行谈判。

问题是,到五月十五日,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当天,德皇威廉二世在单独会见了美国驻德大使之后表示,德意志第二帝国愿意派代表前往华盛顿,与法国进行谈判。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当时美国大使暗示德皇,这场谈判对帝国没有任何害处。

显然,威廉二世太信任美国大使了。

必须承认,威廉二世有“亲美情节”。

年轻的时候,威廉二世最看重的就是英国。在英国战败之后,美国成为唯一能与帝国抗衡的强国,因此威廉二世又对美国十分亲善,甚至对美国有点仰慕。此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即当时的美国驻德大使是一名德国后裔,而且其祖上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东普鲁士贵族。

也许,德皇认为,这个容克后裔不会欺骗他。

五月二十日,德法代表在华盛顿进行了首次会晤,罗斯福还在当晚设宴,款待双方的外交官员。

一时之间,战争阴云似乎消散了。

当时,不仅美国的报纸在颂扬罗斯福总统为世界和平做出的重大贡献,连法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报纸也做了相似的报道,即认为在华盛顿进行的谈判,能够化解德法矛盾,为欧洲带来和平。

显然,三个国家的报纸在报道的时候,有着不同的目的。

美国报纸,自然是要声扬美国的影响力。法国报纸,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强调美国与法国的友好关系,为法**民打气,让法国人相信,在美国出面干预的情况下,德意志第二帝国不会悍然发动战争。至于帝国的报纸,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欺骗对手,既让法国上下放松警惕。

别忘了,德皇并没撤消发给法国的最后通牒。

前十天,谈判进行得非常顺利。比如,帝国代表承认五十万军力对法国来说不够,表示法国可以组建一支规模为五十万人的预备队。又比如,帝国代表对法国代表提出的,在边境地区修建防御性工事的目的表示理解,承认这些军事设施只具有防御性质,对帝国没有构成直接威胁。

看上去,德法就要和解了。

只是,到了五月三十一日,情形急转直下。

当天上午,帝国谈判代表就直接提出,德皇下达的最后通牒依然有效,帝国可以考虑让法国建立预备役部队,也可以考虑让法国在边境地区修建部分防御工事,但是法国首先得承认战败的事实,也首先得遵守柏林和约,因此法国必须按照德皇下达的最后通牒,在六月五日之前,裁减掉多余的军队,并且拆毁边境地区的军事设施,不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将视法国的所作所为为敌对行动。

下午,帝国谈判代表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提出的再协商请求。

还剩下了不到六天,法国有足够的时间裁军、与拆除军事设施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裁军不是一件小事,别说五天多,就算一个月,也不见得足够。至于拆除军事设施,更是一件极为麻烦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办到,因此法国不可能在最后通牒到期之前,扑灭点燃战争的导火索。

更重要的是,对法军来说,剩下的几天时间甚至不足以完成战争动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网(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赵氏嫡女 天官赐福 我的明星老婆 穿越大周 我的26岁女房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龙族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拒嫁豪门:少奶奶99次出逃 欢迎来到节操动漫社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祖国人降临美漫 大明锦衣 这个人仙太过正经 御天武帝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重生之官道 红楼贾兰:今晚省亲,要不要逃? 魔艳武林后宫传 全西游都慌了,我的徒弟都成圣了 
经典收藏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唐砖 赘婿 开局匪二代,创业当皇帝 蜀汉 我在大唐卖烧烤 伐清1646 至高王子 原始人日记 子午春秋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师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 嫡色 大唐司刑丞 超级武大闯水浒 行走在元朝末年 穿越之成皇之路 浪子列国历险记 穿越明朝之牧狼 美好田园:农女翻身致富 
最近更新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大汉征服者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 穿越时空王朝命运 于是我成为了神 三国之小曹贼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三国之纨绔霸天下 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 才下刑场,便上战场 【穿越】我爹是异性王 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 我在三国捡尸成神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时空搅屎棍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大顺宝藏 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三国:三分天下 
帝国风云 闪烁 - 帝国风云txt下载 - 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 帝国风云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