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闪烁

首页 >> 帝国风云 >> 帝国风云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唐砖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凡人歌 大明第一狂士 在下潘凤,字无双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大乾憨婿 唐朝好地主 武神主宰 
帝国风云 闪烁 - 帝国风云全文阅读 - 帝国风云txt下载 - 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十九章 中国式奇迹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国际局势变幻莫测,让冯承乾变得更加小心谨慎。

当然,冯承乾对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有着极为清楚的认识,而且在他回国的那一天就看明白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除了德意志第二帝国,中国没有别的结盟对象。

首先,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基础就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别忘了,冯承乾、吴铁生、刘伯恩与宋靖国这些创建了中华民主共和国、并且担任了要职的领导人,都是德侨,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吴铁生用来打天下的军队,包括所有军官与大部分士兵,也都是德侨。

其次,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也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盟国。虽然中国是参战时间最晚的胜利国,但是在柏林和会中,中国获得的利益并不少,甚至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些在初期就参战的国家多得多,因此在国际社会中,中国的基本角色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最重要的盟国之一。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即中国的周边环境。

中华民主共和国创建之后,最大的威胁就是近旁的日本,而且阻挠中国实现统一的也是日本。可以说,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选择的余地。为了实现国家统一,为了获得一个安定的周边环境,为了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中国都得击败日本,甚至得征服日本,也就必须与日本为敌。

走出这一步,中国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如果败在日本手里,中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如果战胜了日本,则需要面对来自列强的压力。

事实也是如此,不但美国袒护日本,连德意志第二帝国都不想中国获益太大。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冯承乾早就预料到的后果,即日本在战败之后,将头也不回的投靠美国。

当然,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除了美国,日本也别无选择。

日本投靠美国,就引发了新的问题,即美国会借助日本遏制中国,从而达到称霸西太平洋的目的。

虽然在大战之后,美国国内刮起了“孤立”风潮,率领美国参战的民主党在大选中遭遇惨败,但是美国已经在战争中尝到了甜头,特别是在柏林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期间,美国的大国地位得到承认,让美国的利益集团有了明确的目标。说得简单一些,美国的目标就是成为继英国之后的全球霸主。

这样一来,美国就得打败德意志第二帝国。

问题来了,中国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盟国,而且是极为重要的盟国,因此中国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美国眼中的敌对国。

事实上,在中日战争之后,中国就成为了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最大潜在对手。

与美国站到对立面上,中国就更加需要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援助,而德意志第二帝国也同样需要中国的协助。

由此可见,中国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可以说,在一九三五年之前,冯承乾对中国的未来是比较悲观的,毕竟当时德意志第二帝国还没有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反而因为中国在对日战争中,要求日本割地赔款,而与中国产生了矛盾。

直到一九三五年,冯承乾才有了拨云见日的感觉。

当然,冯承乾非常清楚,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大力援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已经存在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顽症。

说得形象一点,中国就像一个卧榻数十年、正在缓慢康复的病人,而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援助就是一副大补药。显然,如果一口气服下这碗药,中国的病不但好不了,还有可能伤了根基。要想彻底康复,除了需要对症下药,还要缓慢条理,并且在康复治疗中加入适当的运动,增强体魄。

这也正是冯承乾为中国开出的“药方”。

在实际操作上,冯承乾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从基础做起。比如,在接受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援助时,冯承乾就很有目的性,只选择了其中最有用的一部分,而不是全盘接收,并且把人才培养放在了最高位置上,而不是重点引进技术。说白了,冯承乾的目的是通过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援助,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内,让中国的工程师、技术工人与科学家掌握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先进生产技术与科学技术,并且在吸收之后合理利用,产生自己独有的技术,从而获得“造血功能”。

拿海军建设来说,当时冯承乾就没有从德意志第二帝国引进战舰。

按照冯承乾的要求,宋靖国在处理造船工业合作项目的时候,把引进技术、设备放在了第一位。比如,让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三大造船厂帮助中国造船厂兴建四万吨级船台,从而让中国造船厂能够独立建造大型战舰。又比如,通过引进万吨级水压机,获得了生产高强度装甲钢板的能力。

当时,海军只引进了一种舰艇,而且只是设计图纸。

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潜艇。

虽然潜艇的吨位比主力舰小得多,但是对建造工艺的要求高得多。当时,全世界也就只有七个国家能够建造潜艇。主要就是,潜艇的耐压壳体需要极高的制造工艺,而且对焊接的要求也非常高,没有足够先进的工业技术,根本制造不出合格的耐压壳体,也就造不出合格的潜艇。

事实上,当时中国海军最缺的也是潜艇。

早在一九三三年,冯承乾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问题是,中国不但没有建造潜艇的能力,也没有合适的官兵队伍。别的不说,在一九三三年的时候,中国潜艇部队的官兵还不到两千人,而且其中只有大约十分之一的官兵有过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服役的经历,这其中大部分又是在水面战舰上服役,只有极少数在来自潜艇部队。

没有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帮助,中国海军就不可能建立起强大的潜艇部队。

冯承乾非常清楚,在广袤的太平洋上,特别是在与日本、美国作战的时候,潜艇拥有极为重大的价值。

也正是如此,在一九三五年的时候,冯承乾才会通过希佩尔,从德意志第二帝国获得了三种潜艇的设计图纸。次年,冯承乾以中国海军司令身份访问德意志第二帝国,又笼络了一批帝国海军潜艇部队的退役军官,让他们以教官的身份来到中国,为中国海军培养潜艇部队官兵。

总体来说,在一九三五年之后,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很有条理。

对中国来说,这也是至关重要的几年。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能否在即将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优势,甚至是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得看这几年的建设成果。

所幸的是,在这几年内,诞生了不少“奇迹”。

比如,到一九三九年,中国的四大造船厂都能建造舰队航母、大型巡洋舰等两万吨级战舰,而江南造船厂、北方造船厂与广州造船厂则各建成了一座四万吨级船台,具备建造四万吨级主力舰的能力。又比如,到一九三九年,中国的长春车辆厂、武汉车辆厂与上海车辆厂都完成了坦克生产线的建造工作,其中长春车辆厂能够生产四十吨级坦克,武汉与上海则能生产三十吨级坦克。再比如,到一九三九年,沈阳飞机公司、西安飞机公司与成都飞机公司都建立起了战斗机生产线,能够生产Bf109E等先进战斗机,而南京飞机公司则具备制造双发轰炸机的能力。

不可否认,这些成就,大多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

比如,中国陆军的第一种中型坦克,实际上就是MK4的翻版,只是根据中国陆军的要求换上了口径更大的坦克炮。又比如,中国空军的第一种单翼战斗机,实际上就是Bf109E的仿制型号。再比如,当时中国海军的所有潜艇,都是由德意志第二帝国提供设计图,然后在国内建造。

只是,到一九三九年前后,中国企业也开始研制符合中**队需求的武器装备。

最突出的,就是成都飞机制造公司在Bf109E的基础上,为中国海军研制了第一种单翼舰载战斗机,随后又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工程师的协助下,设计制造了中国海军的第一种单翼舰载攻击机与轰炸机,完善了海军航空兵的装备体系,并且使中国海军航空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拥有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舰载飞机。

在坦克领域,长春车辆厂在一九三九年完成了第一种国产中型坦克的研制工作。

由此可见,中国在军事装备制造领域,走的就是引进-仿制-研制的发展道路,并且在短短几年内就取得了重大成就。

不可否认,中国研制的很多武器装备都有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色彩。

同样不可否认,中国在自研武器装备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国情与军队需求,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武器装备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中国的军事工业开始走自主研制道路的时候,才算真正成熟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网(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赵氏嫡女 我的明星老婆 谁与争锋 我的26岁女房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娇娘医经 龙族 大夏第一假太监 拒嫁豪门:少奶奶99次出逃 欢迎来到节操动漫社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祖国人降临美漫 明星潜规则之皇 大明锦衣 宋吹 这个人仙太过正经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皇兄何故造反? 重生之官道 红楼贾兰:今晚省亲,要不要逃? 
经典收藏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赘婿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蜀汉 我在大唐卖烧烤 红楼:窃国贼 伐清1646 明朝软皇帝大梦想 原始人日记 子午春秋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师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 穿越大楚做始皇 嫡色 古影 大唐司刑丞 行走在元朝末年 三国之极品姑爷 穿越之成皇之路 浪子列国历险记 
最近更新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 大秦:不装了,我是秦始皇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大汉征服者 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带着AI去穿越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 隋末唐初之秦琼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穿宋,造反!【变宋】 穿越时空王朝命运 万世之大唐 江汉儿女英雄传 新语新编 带着吃鸡系统当佣兵 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 
帝国风云 闪烁 - 帝国风云txt下载 - 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 帝国风云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