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首页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皇兄何故造反? 庶女有毒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寻秦记 灵剑尊 我在明朝当国公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学霸养成小甜妻 南宋铁血奸雄 武炼巅峰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全文阅读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txt下载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3章 公羊帝师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公羊帝师的大名我倒是听过,却不知还有显圣的事迹。”

“我也听族中老人提起过,说公羊帝师是神仙般的人物,只可惜语焉不详。”

“是啊,这个倒是新鲜,刘兄且快说说。”

……

刘姓举子接连被人落了两次面子,这下也算是扬眉吐气了。于是故作出一副讳莫如深状,偷声说道:“诸位不曾听过公羊帝师的神通,倒也寻常。

宣景帝在位之时,曾经下令禁止朝野和民间议论帝师之事,后来还裁改了一干史书记载,因此知道公羊帝师他老人家传说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不过在文帝一朝时,我刘氏先祖曾在宫中做过日讲官,有关公羊帝师的事迹,在族中故老相传,在下方能得知一二。”

又有人催促道:“刘兄你可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吧。”

“这话我怎么听着像是说书先生的念白,莫不是刘兄你从那里头学来的吧。”

这话让刘姓举子恼羞成怒,忿忿道:“阁下若不爱听,还请自便。”

“洗耳恭听着呢!刘兄你莫要理他,赶紧的。”

刘姓举子清了清嗓子,说道:“说起这公羊帝师呐,当真是神通广大,相传可以斡旋阴阳,沟通鬼神,呼风唤雨。想当年燕贼朱棣,携百万大师南下,在白沟河畔与王师对峙数日。眼看王师久战不下,公羊帝师便开坛做法,借来了一股东风,先是刮断了朱棣的帅旗,而后借风引火,烧得燕军丢盔弃甲,大败而逃。”

一人听到这,插嘴道:“咦?我听着这故事,似乎有些耳熟呢。”

另一人附和道:“是啊,刘兄怎么不说公羊帝师草船借箭,赤壁借风,火烧八百里连营啊。”

“我早说了,他定是听说书先生编来的,没劲,没劲。”

……

见众人质疑声四起,刘姓举子只好又抛出一则传说:“哼,我料你们也不敢轻信。对了,还有一桩奇事,铁太保知道吧。”

“可是那位在济南城下两次败走燕军,活捉朱棣的铁太保铁铉?。”

刘姓举子又道:“正是。诸位不妨想想,当初燕贼百万大军兵临城下,而铁太保只有一城一地,兵士不过百余,如何能两退贼军,建立奇功?”

有人说道:“此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当初铁太保请出了太祖画像,悬在济南城上,燕王不敢以子攻父,便只能绕道。”

刘姓举子又反问道:“可那太祖画像也只能让燕贼不能攻城,可后来燕贼兵败,逃至济南的时候,铁太保莫非还能凭着一张画像让燕贼束手就擒不成?”

“那……那照你说,莫非是公羊帝师施了什么法术不成?”

“正是如此,当时公羊帝师在济南城上施展了请神的仙法,唤来了太祖真身,通灵显圣,吓得燕王跪地而哭,百万贼军丢盔弃甲,望风而降。”

众人一听,只觉得这事太过离奇,依旧纷纷表示不信:

“这也未免太过无稽了些。”

“要说是撒豆成兵,倒还有几分可信。”

“是啊,再说了,帝师若真是神仙,又怎么会不到天命之年便辞世了。”

最后又一人笑道:“我看啊,刘兄怕是听岔了,想必那说书先生讲的不是“通灵显圣”,而是铁太保携琴上城楼,正唱了一出空城计。”

众人闻言,一阵哄笑,纷纷赞同这个说法才是正理。

赵崇明见刘姓举子面色尴尬,心中难免有歉意,于是壮了壮胆,出声道:“其实……刘兄方才所说之事并非是无稽之谈,而是有史书可循。”

众人的目光又一次汇聚到了赵崇明身上。

赵崇明这次已经镇定了许多,认真解释道:“我朝《建文实录》中曾有记载,建文四年三月,铁太保得奇人相助,借回光显圣,请太祖遗音,大破燕军十万。而这位奇人,多半就是当时在淮南平叛的公羊帝师了。”

众人闻言渐渐止住了笑,而后面面相觑。赵崇明这话由不得他们不信,毕竟《建文实录》是本朝修撰的史书,虽然在场的举子无一人看过,但上边的记载都是白纸黑字写着的,有正本可查。

众人正将信将疑的时候,王仲礼打了个哈哈,岔开了话题:“赵贤弟博闻强识,却还在愚兄面前藏拙,你说该是不该?”

赵崇明一听,赶忙摆手,连称“不敢”。

魏谦在后头听着却差点气炸了,这癞蛤蟆用话语拿捏小胖子不说,竟然已经开始自称“愚兄”了,再这样下去岂不是马上要蹬鼻子上脸了。

王仲礼又道:“方才贤弟的话净让刘兄给说去了,不算,不算。我看贤弟再说上几句好了。长沙府人杰地灵,想来不止出了公羊帝师这么一位神仙。”

赵崇明歪着头想了想,这次他很快就想到了一人,于是说道:

“要说府中名士的话,本朝的阁老张茂恭也是长沙人士。”

众人闻言,各自愕然。如果谈论起书上那些前朝的风流名士,这些闭门苦读的举子可谓是头头是道,可对当朝秉政的阁老重臣却是所知甚少,甚至大半人连张茂恭的名字都未曾听过。

不过阁老的名头毕竟摆在那里,众人不禁顺带联想着,赵崇明不会跟这位张阁老有什么裙带关系吧。

那名虞姓举子神色微变,出声问道:“不知这位张阁老,如今可还在位?”

赵崇明回答道:“张阁老已经致仕归乡,正燕居在长沙城中。”

听到这位张阁老已经致仕,众人在心里不禁松了口气。

而魏谦听赵崇明提起“张茂恭”时,觉得这个名字莫名有些熟悉,直到听见“长沙城”时,他才想起来自己同这位张阁老还有赠灯的缘分,不禁会心一笑。

无意之间,魏谦瞧见对面那位侧躺的随从男子已经醒来了,正支着头,也在侧耳听着众人闲聊。

这边王仲礼又问道:“这位张阁老可有什么逸闻或是趣事?”

赵崇明想了想,回答道:“张阁老本人精于鲁班之艺,曾任职工部尚书,尤好收集奇淫巧物,对了,我还听说张阁老曾亲自制过西洋钟,京城有人千金求购之,也是有价无市。”

虞姓举子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抹异色,而后不动声色地问道:“西洋钟,这不是西洋之物吗?我听闻朝廷前些年说要重开海运,还在太仓和胶州两地设了海事,造了巨船,莫非便是这位张阁老的手笔?”

赵崇明不疑有他,老老实实回答道:“张阁老的确曾经上书倡议重开海运一事,说漕运百年积弊,不可长久,只是后来出海试航的时候,船队半路上遇着了怪风,船只毁了过半,漂米数千石。经此一事,这开海一事也就作罢了。”

魏谦一听,只觉得这船队的运气也未免太背了,好巧不巧,偏偏在试航的时候碰见了难得一见的飓风,还弄得血本无归。

众人听了,各自议论开了:

有人摇头晃脑道:“李太白有诗云: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这万里汪洋,天波难防,我看这海运一事不可为,不可为。”

有人则不屑一顾:“要我说,海外不过是些夷狄之国罢了,我大明何必非要与其往来货殖。”

有人附和道:“正是如此,那些化外之民更是狡诈可厌。且不用说远了,弘德帝在位之时,那暹罗国进献了一匹麒麟来,说是祥瑞,结果运到京师没几日,冲完了一场雨,发现竟是一头涂了染料的角犀,你们说可笑不可笑。”

而虞姓举子更是表现得十分愤慨,一面摇着扇子,一面痛心疾首道:“我朝开国时便有祖宗之法:片板不得下海。而这重开海运,不只要造巨船,还须重修河道,劳民伤财,靡费无数。然而一旦遇上天风险波,顷刻便是覆溺无归。哎,真是不知张阁老为何非要推行此事?”

魏谦隐隐觉得虞姓举子的话似乎别有用意,他才不会相信这些不辨五谷的读书人能体会到民间疾苦,那模样多半是装的。

这时有人接过了虞姓举子的话,回道:“我看啊,怕不是为了一己私欲,想倾举国之力而去求西洋奇物。古人云: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幸得这位张阁老已经去位,不然呐……。”

其余人也觉得有理,纷纷附和,连带又挖苦了几句,

魏谦看着这群举子一个个正气凛然的模样,心里只觉好笑,他虽然也不懂什么漕运海运,却能看出来,这群读书人只不过是想痛骂当政者来过过嘴瘾,顺带标榜一下自己罢了,至于朝政后头的利弊得失,谁会真的去在意。

这下事态的发展显然也出乎了赵崇明的预料。他哪能想到,就这三言两语的功夫,张茂恭就被众人声讨起来,以致声名受损。而这一切归根结底,似乎都是因为自己随口说出的那几句风闻。

赵崇明正想为张茂恭解释上两句,对面先传来一道如洪钟般的冷喝:

“一群无知小辈,竟也敢妄议朝堂诸公。”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赵氏嫡女 谁与争锋 长公主病入膏肓后 深空彼岸 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 我的26岁女房客 龙族 逍遥人生 明星潜规则之皇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大明锦衣 清都仙缘 生常 明末边军一小兵 大明英华 这个人仙太过正经 位面争霸:从地狱难度开始超神 碧蓝航线界限 师娘,我真不想下山啊! 嫡长女她又美又飒 
经典收藏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我的公公叫康熙 抗战之我是红军最稳战将 第一权臣之路 睡鬼 大宋斩妖人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极品快乐厂公 大明圣祖 大宋医相 大夏国九皇子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中国密电码 极品亲王府 大晋砥柱 重生之大明鹰犬 阴女剑侠传 大明千王 全军列阵 
最近更新风雪持刀人 来!给各朝上科技 大唐:吾父赵王李元霸 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沈家大小事 云尧长歌 极品皇太子,我一人征服满朝文武 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 神威天降九皇子 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穿宋,造反!【变宋】 于是我成为了神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风入邺 红楼,开局天象大宗师,武镇天下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txt下载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