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首页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秦功 神话版三国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长嫡 汉世祖 回到明朝当王爷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明官 唐朝好地主 武神主宰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全文阅读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txt下载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7章 赵氏孤儿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永靖四十三年十月初七乙巳日,京城,澄清坊,结缘戏楼。

魏谦拄着拐走进戏院的时候,戏还没有开演。楼里只稀稀落落地坐了些客人,戏台上空荡荡的,边上几位乐师正闲坐着,一边调弄铜锣梆鼓,一边说着玩笑。

魏谦坐侧的魏己故意咳了一声,一旁闻声的跑堂小二立马便提着便茶壶迎了上来。

小二见魏谦头戴着忠靖冠,身披云青团纹鹤氅,手里拄着虎头楠木拐杖,身边还带着贴身的随从,一看便知来头不小。

在这神仙满地的皇城做跑堂的,自然少不得要练些眼力劲。小二瞧着魏谦这扮相,虽说不像是官老爷,但那也肯定不是寻常的富商。

本朝有祖宗之法,商人是不许衣着纻罗绸缎的,即便是家财万贯,身上的衣料可能还不如寻常百姓。甚至连魏谦身后的那位随从也看着不凡,四十模样,面容沉静,目有精光,一看就是不好糊弄的主,若不是穿着皂衣,小儿还以为是哪家的师爷或掌柜的。

小二猜度着魏谦多半是替宫里头办事的皇商,身上还担着虚职散官,于是赶忙堆起笑脸,殷勤道:

“这位爷,今天天寒,快随小的去楼上坐着吧。”

魏谦点了点头,便提起拐杖,让魏己扶着上了楼去。

楼上果然要暖和上许多,魏谦环视了一圈,原来是四边角落里都摆着木托铜制的炭盆,正袅袅散着烟气。

见楼上连半个人影也没有,魏谦便随口问道:“你们家往日的生意也是这般冷清?”

小二弓着身子引魏谦二人往里头走,口中回道:“敢问这位爷贵姓,如何称呼?”

“免贵,姓赵。”

“那小的托大唤您一声赵老爷好了。”小二恭声说着,将魏谦二人引到了楼上正中的一处方桌边。

小二抽出下边的木凳,又取下肩上的白布好生擦拭,继续答道:“赵老爷您有所不知,这戏楼里啊,得过了晌午那才叫一个热闹。眼下这时辰,那些常来看戏的相公,要不在衙门里坐堂应卯,要不便还在外头为一日的生计奔波着呢。不过也得亏老天爷还算是赏脸,天寒地冻的倒没得下雪,不然那就真是冷清了。”

这时魏己偷偷给魏谦使了个眼色,示意了楼上左边的一处地方。

小二擦拭完桌凳,才抬起头来,指着凳子道:“赵老爷,您二位请。”

魏谦却没有立时坐下,而是转了转手里的拐杖,似笑非笑地问道:“人都是瑞雪兆丰年,偏你们这些做门面生意的指望着一整年都别下雪落雨才好。”

魏谦这话可真不客气,但小二依旧是陪着笑脸道:“赵老爷说笑了,谁还不指望着来年是个好光景,若真是遇着什么旱涝蝗灾的,收成不好,谁还有闲工夫来戏院听书看戏?”

这话令魏谦有些意外,眉头一挑:“你倒是看得长远,我瞧着这满京城里应考的书生可能大半还不如你。”

小二听了,立马失色,紧张地小声道:“赵老爷您这话可折煞小的了,小的我不过就是个跑堂的,哪能跟举人老爷们比。”

魏谦冷笑了一声:“你是不知道,那些举子在京里闲来无事,便嚷嚷着要联名上书,说冬日不雪,是朝中有妖孽的兆头,可他们也不想想,如今城门外还有数万流民呢,要真下起大雪来,不知要冻死多少人。”

魏己在一边只听着没吭声,却眼神怪异地偷偷瞅了自家这位愤愤不平的“赵老爷”一眼。

这种事情小二哪里敢接话,只战战兢兢地等魏谦说完,然后才小心应道:“这些小的也不懂,小的只知道今年的年节确实不好过,昨日里还听一位行商说,边关那几个道府,还有河南一省,到处都是卖妻卖女的百姓。好在咱是天子脚下,又有城隍老爷庇佑着,虽说眼下粮价是涨了不少,可到底还能挣上一口吃食,不至于饿死了去。”

虽然明知小二口中的“城隍老爷”是东边城隍庙里的那一尊泥塑,但魏谦听着也高兴。

见这话讨了好,小二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也不等魏谦再问,连忙道:“赵老爷您快些坐下吧,可别累着。”

但魏谦还是没坐下,只抬起拐杖,指了指左边正中的一处位置,道:“我瞧着那边风水好,给我腾出个位子吧。”

小二看了一眼魏谦指的地方,当下就犯了难:“赵老爷,实在是对不住,那个位子已经有人定了。”

“你不是说这时辰没人来嘛,再说了,楼上这么多位子,等人来了,你再给他寻一个好了。”

“这……定这位子的相公是咱楼里的常客了,若是惹了他不快,小的可不好向掌柜的交待。”

魏谦点点头:“行,我也不为难你,你给我在那旁边挪个位子好了,最好靠戏台近点。”

小二立马松了口气,连忙跑过去忙活起来。

等魏谦二人落了座,小二又问道:“赵老爷您看要不要来点茶水,咱这有西湖的龙井,云南的普洱,还有宁波府的……”

魏谦也不等小二介绍完,直接抬手摇了一摇:“老爷我喝不惯茶。”

小二也不意外:“咱家的酒水也不少呢,不管是北地的黄酒,还是南边的……”

小二又没说完,就见魏己面无表情地从身后提了一小壶酒出来。小二顿时是呆若木鸡,戏楼里平日就指望卖些茶酒赚钱,哪有魏谦这样还自带酒水来的“贵客”。就连楼下那些看热闹的走夫小贩,好歹也会点些便宜的茶水和瓜果。

魏谦悠悠问道:“你们这可有吃食?”

小二立马转呆为喜,连忙点头,可还没来得及说话,又听魏谦道:“那就上两碟瓜子吧。”

小二又傻眼了。他跑堂这么些年,也算是见识到魏谦这么一号人物了。若不是看魏谦穿得光鲜,小二多半会以为这是来上门闹事找茬的。

无奈之下,小二只能垂头丧气地应了一声,就准备下楼去安排了。

见这小二不恼不怒,魏谦破天荒地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于是又叫住了小二:“再上一盘肉脯吧,对了,你这可还有枣糕。”

小二顿时是大喜过望,连忙应道:“有的,有的,都备着呢,小的这就给您去拿。”这次小二等魏谦没再有吩咐,才快步下了楼去。

魏谦望着小二的身影正想着事,却听一旁的魏己小声提醒道:“老爷,这家的掌柜咱可不认得。”

“那是自然,京城这么大,也不是随便哪门哪户能跟本老爷打交道的。”

“那……那待会咱还付钱吗?”

“当然得付了,等等……魏己,你什么意思?”

“老爷,咱这往日里出来吃东西,也没付过银子啊。”

魏谦咬牙切齿道:“你意思是你家老爷我是吃白食的人?”

魏己连忙否认:“我哪敢这么想。老爷您便是想掏钱,那些掌柜也不敢收啊,我这不寻思这家掌柜怕是认不出您这尊大佛。”

魏谦见魏己憋着笑,分明就是心口不一。

就这一会,小二已经端着盘子上了楼来。小二先是将肉脯和枣泥糕放到了魏谦面前,然后才放下两碟瓜子和一壶茶水,道:“赵老爷您要的东西,一共是两钱银子。”

魏己早恢复了外人面前那副冷淡老成的模样,从怀里摸了一小搓银子,手里稍稍掂量了一番,挑了一块出来递给小二。

魏谦却不由得眉头一紧,心想这服务业卖的东西果然是不便宜。

小二一直察言观色着呢,一时连银子都没敢接,连忙道:“这壶茶不收银子的,是掌柜让小的送来的。”

这一番抢白让魏谦很是尴尬,摆了摆手道:“咳咳……我知道了。”

小二这才接过银子,道:“行,您要是还有什么吩咐,尽管唤小的好了。”

魏谦正好有个问题,于是问道:“话说这戏什么时辰开演呐?”

“今天这戏班子是打河南新过来的,这后台功夫是要久些。不过我刚在楼下瞧了眼,已经打了粉,涂了脸,估摸着赵老爷您再吃盏茶就上了。”

“那今天唱的是哪一出啊?”

“是《赵氏孤儿》,打第三折唱起。”

魏谦闻言,顿了片刻,而后点了点头,让小二走了。

见魏谦神色有异,魏己笑着道:“这《赵氏孤儿》在京城里唱的少,老爷您今天可得好好听听。”

魏谦哼哼了一声:“老爷我当初在南京开青楼的时候,可没少养戏班子,什么戏文没听过。”

“我都记得,当初您说这出戏犯了大老爷的名讳,便不许他们唱了。”

“你倒是记性好,对了,这前两折都唱的什么来着?”

“说是晋国大将屠岸贾跟上大夫赵盾不和,就派人刺杀了赵盾,又诬陷驸马赵朔,屠了赵氏满门,只剩下赵武一个刚出世的婴儿。公主只好将赵武托付给了医者程婴,希望程婴将赵武抚养长大,日后为赵氏报仇雪冤。可程婴又遇上了屠岸贾派来追杀的韩厥,韩厥感其忠义,又生了同情,最后自刎放走了程婴。后来屠岸贾为了搜捕赵氏孤儿,就下令威胁要杀了满城的婴儿,程婴无奈之下,只能带着自己同样在襁褓里的亲生孩子,去找了大臣公孙杵臼,两人商定好了偷天换日之计,用程婴的儿子为赵氏孤儿替死。这第三折就是从程婴去屠岸贾面前告发公孙杵臼演起。”

魏谦淡淡道:“难怪要从第三折演起,这前两折也太惨烈了些,哪有后头的报仇雪恨来得痛快。”

魏己附和道:“正是如此,若都从头演起,怕是看客早散了。”

魏谦笑了笑,将跟前的肉脯和枣糕都推给了魏己:“且不说这些了,先吃点东西吧。”

“老爷……您这是?”

“你家老爷我不爱吃肉,你又不是不知。这枣糕你也喜欢,赶紧的,可别浪费了。”

魏己点头看了眼枣糕,不禁心生触动,道:“当年老爷您救我的时候,便是喂我吃的枣糕。”

魏谦呵呵轻笑了两声:“当时那枣糕本是给你家大老爷捎去的,最后都便宜了你。”

“都是托了两位老爷的福。”

一主一仆正说笑着,只听楼下铜锣一响,梆子一敲,一脸恶人扮相的“屠岸贾”已经领着两名卒子,上了台前,将上一折的前事说道了一番,接着便是“程婴”上台。

这《赵氏孤儿》的戏已然开始上演了。

屠岸贾拿腔作势,摇头晃脑,呀呀念道:“兀那厮,你是何人?”

程婴半跪,回道:“小人是个草泽医士,唤作程婴。”

“赵氏孤儿今在何处?”

“在吕……吕太平庄上,公孙杵臼家藏着哩。”

这时,小二又领着一位中年文士上了楼来,径直走到了魏谦身后的一桌坐下。

那文士方一坐下,小二就笑着问道:“相公,还是照往日的例?”

文士点了点头,小二又朝一边的魏谦点了点头,才匆匆下了楼去。

说来也怪,这时候本就人少,可小二方走到楼下,就见陆续又有两位客人上门了。这两位可不像是善客,不管不顾地直接朝楼上走去。

小二本还想上前招呼一声,只见其中一人从袖里掏出了牙牌模样的事物亮了一下,小二想起掌柜的吩咐,立时浑身冒出一声冷汗来,颤身靠墙,哪里还敢发出半点声响。

戏台之上,公孙杵臼也到了台前。屠岸贾见着公孙杵臼开口便骂:

“老匹夫,你把孤儿藏在哪里?快招出来,免受刑罚。”

公孙杵臼自然是不认,跟屠岸贾对骂了一阵,就被屠岸贾叫人按在了地上。

屠岸贾将棍子交给了程婴,让程婴来拷问公孙杵臼。

而这一会,楼上又陆陆续续坐了好几位客人,魏谦正嗑起瓜子来,见戏台上这情形,顿时愤愤难平,指着戏台道:“这屠岸贾委实可恨,这种恶人,竟也不知还能活上几折!”

魏谦这一大声叫嚷,立时招来了众人嫌恶的目光。魏己连忙拉住魏谦,起身抱拳朝四面告了声罪。

魏己趁这告罪的功夫,状若无意地瞧了一旁的中年文士几眼,只见那文士无声地说了三个字。魏己待辨认出了其人的唇语后,便顺势坐了下来,凑上前对魏谦低声说道:“三个月。”

魏谦闻言,瞳孔立时一缩。

这时魏己又微微后靠,有意无意朝一边斜瞥着,低声问道:“你有几分把握。”

魏谦也压低了声音,回答道:“至多不过三成。”

“三成……那也够了。”

魏谦直起身来,继续嗑着瓜子,小声嘀咕道:“若你能再延些时日,拖到明年三月,还能再多上两成胜算。”

魏己脸上陪着笑,嘴里却细碎念着:“这病来得急,宫里不能下猛药,便是这三个月也还要看天意。”

魏谦眼神微微黯淡,转又道:“我找皮德真上京城来了。”

“你还能请得动他?不过丹毒早入了骨髓,药石已是无力,他来怕是也无用。”

“有姓皮的在,你或许能留得一条性命。”

“我这条命,自我记事起便不属于我。我只怕,若是你失手了……”魏己说到这里,微微皱眉,仔细确认了一番,见中年文士没有再说,才朝魏谦点了点头。

魏谦转头朝楼下戏台上看去,只见程婴攥着棍,颤着手,狠着心在公孙杵臼身上敲打了几下,口里近乎央求着念道:

“快招了吧。”

公孙杵臼已是气息奄奄,连忙呼道:“我招,我招。”

魏谦见楼上没人再注意自己,才低声道:“你放心,无论如何,我都会确保他平安无事的。”

“我是信你的,可你又该如何?”

魏谦淡淡道:“他父亲为他留了三道护身符,第一道是你的父亲,可惜折在了当年杜妃一事上,第二道……却用在了我身上,如今便是我来偿还他的。”

“那这第三道呢?”

魏谦微不可觉地摇了摇头,苦笑了一声:“这第三道,与其说是护身符,不如说是催命符。”

这次魏己低头斜瞥了许久,好半会才摇了摇头。

见魏己没再传话,魏谦沉吟了一会,才说道:“这些年,我不让他见你,你不要怨我。”

魏己顿了片刻,莫名其妙地回答了一句:“太医院正对着礼部衙门。”

楼下戏台上,屠岸贾手下的卒子已经将调包过的“赵氏孤儿”搜了出来。

屠岸贾桀桀大笑,公孙杵臼老泪纵横,程婴却是背过身去,不敢再看。

魏谦知道后来的剧情,为了坐实这个“赵氏孤儿”的身份,公孙杵臼早已存了死志,再无半分生理。

魏谦偏过头去,扶住了桌边拐杖,低低出声道:“不如……你来做这程婴好了。”

魏己反问道:“你舍得?”

魏谦低低笑了一声:“舍不得……”

那中年文士也跟着轻笑了一声,却听身后魏谦转而沉声道:“那也得舍得!”

中年文士一时默然,好一会才无声问了一句。

魏己转述道:“事到如今,你与其想这些无谓的,不如多顾念着他。你这样瞒着他,就不怕他日后怨你?”

这次换魏谦沉默不语了。

一旁面无表情的魏己见中年文士唇齿又动,等辨识出其中话语后,魏己双瞳一缩,心神立颤,为怕旁人看出异常,连忙以袖掩面,作出一副不忍看戏台上惨烈情形的模样,低声哽咽道:“那一年在南京,他背着只有一丝气的你来寻我,哭着说求我救你一命。他打小孤身一人入了宫,宫里有多少人想要害他,算计他,可他那时也从未曾哭过半声。魏道济,你……就是他的命呐。”

魏谦死死攥住了手里的拐杖,从牙缝里挤出声道:“那换做你,你怎么选?”

眼见屠岸贾已经抽出刀了,中年文士站起身来,低声说道:

“若教我选,我定是选做那公孙杵臼的。”

魏谦没有回头看那人的身影,听脚步渐远,魏谦才自顾呵呵笑了一声,继续剥起瓜子来。

此时,戏台上也终于演到了这一折的尾声。

只见屠岸贾在那婴儿身上连挥数刀,台侧的程婴立时掩面而泣,不敢再看,而一旁倒地的公孙杵臼持着苍老的哭腔,咿咿呀呀地唱道:

“见程婴心似热油浇,泪珠儿不敢对人抛,背地里揾了。没来由割舍的亲生骨肉吃三刀。”

魏谦也觉得自己一颗心好似热油煎了一般,却强笑着对一旁的魏己说道:“这戏文也不知是哪个穷酸秀才写的,若换做是老爷我,定是不会将自己亲生骨肉给别家孩子做替死鬼的。”

魏己怔了片刻,随后陪着笑道:“要不老爷您也去写上一折?”

“老爷我也不是没写过,当初还给你家大老爷说过书呢?”

“还有这等妙事,老爷什么时候也给我说上一段,我也好饱饱耳福。”

“就你会贫。”魏谦笑骂了魏己一句,却又见戏台上公孙杵臼正满是悲愤地,指着屠岸贾,一字一句地念白道:

“常道是:光阴过,去的疾;冤仇报,复的早。将那厮万剐千刀,切莫要轻轻的,素放了。”

戏虽未完,但后边的事,魏谦已了然于心,只是却有些不忍再看了。眼见又有两人跟着文士下了楼去,魏谦便朝魏己道:“这戏也唱完了,咱也该走了。”

魏己点点头,将那未动过的枣糕和肉脯连带油纸一起包好,两人便起身往楼下走去。

两人刚到楼下,就听台上传来公孙杵臼的一声怒喝:“我撞阶基,觅个死处。”

魏谦不消想,就知道此时上演的当是公孙杵臼撞阶而亡的场景。

魏谦没有停住,反倒脚步愈快。

拄杖踏出院门的那一刻,魏谦遮了遮眼,他只觉得这冬天的日头竟然倏地有些刺目。

“魏己,我记得后头还有两折子戏吧。”魏谦突然没来头地问了一句。

“是的,这第四折讲的是程婴在屠岸贾手下忍辱偷生二十余年,将赵氏孤儿抚养长大,然后告知身世,第五折自然就是沉冤得雪,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落得个皆大欢喜了。”

“皆大欢喜?我怎么记得原本是程婴自刎,以命酬了那公孙杵臼?”

“这……老爷,这到底是戏文,若真这么写了,岂不是教人骂死。”

魏谦微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点头道:“是啊,这折子戏向来是不唱开头和结局的,那些不如意的结局,都须得让这些写书的篡改了去。”

魏谦说完,摇了摇头,提起拐就下了阶去,一边笑着道:“你家大老爷这会也快回了,我得赶紧去护国寺给他买些炙肉,要说这炙肉啊,还就那些个和尚的手艺最好,你说怪不怪?”

“那可不,听说这是打从前宋就留下来的手艺。”魏己呵呵附和着,而后连忙叫住魏谦:“老爷,您等等,护国寺在北边呢。”

魏谦拄着拐在原地定了片刻,随后才转身,脸上有些尴尬:“你瞧我,如今也跟你家大老爷一样,犯了路痴的毛病,竟连个南北都分不清了。”

“您可千万别当着大老爷的面这么说?”

魏谦转过身,很是硬气道:“有什么不敢说的,他还曾经跟我念叨什么‘门前若无南北路’,他能说,莫非老爷我就不能讲了?你说说这赵府究竟是谁当家了?”

“自然是老爷您呢。”

魏谦听魏己这么答,很是得意,却还是有些不放心道:“你且少去他那嚼舌根。”

“这我哪里敢。哪些话当说,哪些话不当说,我心里都有数。”

魏谦正要走人,转身间却看见了戏楼两边悬挂的木联,便仔细瞧了一番。

见右边书着:“四百八十寺都付劫灰,山水结奇缘,尚留得两晋衣冠隐逸神仙堪合传。”

而左联则是:”三万六千场无非戏局,春秋多佳日,好演出历朝人物忠奸贤佞看分明。”

而正中的匾额则悬着“结缘”两个隶字。

魏谦抬头看着那匾额,突然一时失了神,喃喃自语道:“既然有结缘之日,终归有那缘尽之时。呵,若有得选,谁愿做那程婴呢?倒不如那公孙杵臼,一了百了,反倒落了个干净痛快。”

魏谦蓦然想起来永靖十六年的那一场别离。或许,那才是一桩早已注定,甚至更好的结局吧。

就像那程婴与赵武,即便是报却了曾经的仇与怨,可若两人这二十多年的恩情,终只是为了最后的那一场生离死别。

却又是何必?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赵氏嫡女 瑜伽老师花样多 谁与争锋 长公主病入膏肓后 犯罪心理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大夏第一假太监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反派有话说[重生] 盛世嫡妃 蛊真人 大明锦衣 英格兰热刺王朝 斗罗:我唐三这一世要娶千仞雪 网游之修罗传说 封神之清平游记 火影:覆灭宇智波 皇兄何故造反? 在幻想乡的日子 师娘,我真不想下山啊! 
经典收藏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大明第一狂士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女尊世界中的万人迷 我的公公叫康熙 大清拆迁工 学霸,你家渣爷又犯病了(她家渣爷又犯病了) 异世崛起:最强争霸系统 挽唐 大明圣祖 雍凉风云 大宋医相 只想复仇不恋爱,摄政王你能走远点吗? 大夏国九皇子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中国密电码 重生之大明鹰犬 阴女剑侠传 大明千王 全军列阵 
最近更新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 重生成为皇太子却意外失忆变牛蛙 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穿宋,造反!【变宋】 于是我成为了神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大晋第一才子 风入邺 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txt下载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