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首页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秦功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寻秦记 在下潘凤,字无双 我在明朝当国公 我要做皇帝 红色帝国1924 京门风月 铁骨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全文阅读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txt下载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章 伪造罪证(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永靖四十三年十月初一己亥日,京城。

魏谦掀着轿帘,远远望着崇文大街上行人纷纷退避,过路官僚皆是落轿行礼,在羽林骑的开道护卫之下,龚肃和昱王一行浩浩荡荡地渐渐远了。

轿外秋风一紧,魏谦便放下布帘,耸耸鼻子,打了个喷嚏。

对坐的赵崇明见状,便将手中的饕餮手炉递了过去。

魏谦嘿嘿一笑,直接凑上前双手接过,顺带将赵崇明抱炉的手也一齐握住。

赵崇明本想挣脱,但魏谦哪里肯放,赵崇明只好无奈摇了摇头,也便由着魏谦,口中问道:“你方才在看什么呢?”

魏谦顿时没了好气,撇了撇嘴道:“这龚老匹夫当真是好气派,不过是来喝口茶,竟连羽骑都带上了,生怕旁人不知道是他龚阁老出行。我寻思他也是做过尚书的人,不至于如此德行,像没见过世面似的?”

赵崇明听惯了魏谦跟他在背后说满朝大臣的坏话了,不以为意道:“羽骑本就是圣上御赐给阁臣的仪驾,你也不是第一次见着了。你莫不是眼热了吧?”

魏谦被赵崇明戳中了心思,险些在轿中跳起来,恨声道:“我眼热他作甚!你入阁那是迟早的事,而他不过是借了昱王的势头才得了幸进。老爷我就是看不惯他那得势骄纵的样子,御赐的东西,咱们家里不知供了有多少,只不过不爱显摆罢了。就说那飞鱼服,他龚敬卿如今家里有吗?”

赵崇明见魏谦气得跳脚的模样,顿时忍俊不禁,满眼笑意。

赵崇明这一笑,魏谦就更来气了,咬牙切齿地瞪着赵崇明,恨不得把赵崇明当场正法,以肃家风。

见魏谦神色不善,赵崇明连忙憋住笑,软言安慰道:“我知道你也是为我打抱不平,只不过以我的资历,任礼部尚书一职已是蒙了圣宠,至于这入阁之事,实在不必强求。”

魏谦心道,你这个大宗伯的位子哪里是蒙了圣宠,分明是我用银子砸出来的。

但赵崇明这番话多少还是让魏谦感到舒心的,魏谦捏了捏赵崇明厚实的掌心,转又说道:

“我今日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初龚肃这厮放着靖王不理,要去烧昱王的冷灶了。就昱王那脾性,若是……”

赵崇明听魏谦的话越来越离谱,立马一个眼神,想止住魏谦的话头,不让魏谦把后面那些大逆不道的话说出来。

可魏谦却浑不在意,只换了个说法,继续道:“若昱王真有上那一日,他龚敬卿怕便是我大明第二个‘立皇帝’。”

魏谦说的这位‘立皇帝’乃是弘德一朝时臭名昭着,权倾朝野的司礼监大太监谈顺。弘德帝沉溺玩乐,便将朝政都交给了这位打小亲近的宦官打理,当时的人私下里便称弘德帝为“坐皇帝”,而将这位实际掌权的大太监称为“立皇帝”。

杨雍当初正是因为诛杀了这一位权阉,在朝野中有了拨乱反正的功劳和名声,被时人称誉景仰,后来接任了首辅一职。

魏谦的刻薄在赵崇明听来已是家常便饭一般,笑着道:“你这话若是传扬出去,龚阁老知道你将他与阉庶权宦作比,岂会与你干休?”

魏谦眉头一挑,凑到赵崇明脸上,坏笑道:“我岂会怕他?大宗伯难道还会看我吃亏不成!”

赵崇明有些无奈道:“我同你说正经的呢。龚敬卿这人可不是好相与的,你今日顶撞了他,就不怕来日他找你秋后算账?”

魏谦压根没把赵崇明的话放在心上,只顾贴着赵崇明,细细瞧着赵崇明的面容。

魏谦是爱极了赵崇明这副道貌岸然,端正持重的模样,不过转念一想,赵崇明无论哪个模样他都喜欢得紧。

在外头镇定从容的尚书气派他喜欢,私下里事事随他的无奈迁就他也喜欢,平日里温厚带笑的样子他喜欢,偶尔跟自己斗嘴的样子他也喜欢。

虽然跟赵崇明一路风风雨雨相伴相随了近三十年,如今的大宗伯早也不是书院里那个爱哭鼻子的小胖子,但魏谦每次看赵崇明的时候,却总觉得自己还是那个月夜书院里止不住怦然心动的少年。

见魏谦没有回答,赵崇明催了一句道:“我问你话呢。”

魏谦满不在意道:“这不有你吗?再说了,他龚肃要找我算账,那也得他好好坐实这阁老的位子才行。”

赵崇明立时皱眉:“你什么意思?难道你真想要对付他?”

还不等魏谦回答,赵崇明立刻否决了这个想法,道:“不成,上次弹劾翟鼎臣之事已是行险,我至今还有些后悔,当时我便不该由着你。”

此时昱王的马车之内,却坐着三个人。

除了昱王和龚肃外,还端坐了一位中年男子,这男子面目轩朗,长髯垂胸,身上穿着红袍,胸前正绣着四品云雁补子。

此人唤作张白圭,表字叔正,乃是国子监司业,因兼着昱王的侍讲一职,如今在右春坊里还挂着一个右渝德的官衔。张白圭作为王府的侍讲,那自然也是铁打的昱王党成员。

车厢之内,三人看似昱王居中,其实隐隐以左侧的龚肃为尊。

待马车缓行,外边人声渐歇,龚肃才出声,直接朝张白圭道:“果然是你的主意。”

张白圭点头,恭敬认错道:“阁老高明。事急从权,未能先同阁老秉明,的确是我的不是,还望阁老恕罪。”

昱王见龚肃有要追究张白圭的意思,连忙帮腔道:“老师,此事原也怪不得侍讲,说到底还是本王自己要来的。”

龚肃心中顿时不悦,但却并不是因为张白圭自作主张将昱王请了过来,而是见昱王如此袒护张白圭,让他隐隐生出些危机感来。

但顷刻间龚肃就驱除脑子里的这些念头,他心道如今局势未明,可不是窝里斗的时候。

龚肃难得脸上泛出笑意,朝昱王摆了摆手道:“我岂会怪罪叔正,我只是有一事不明罢了。”

昱王见龚肃这么说,也就放下心来,和气地笑了两声。

张白圭知道龚肃要问的事,便主动答道:“阁老可是担心王爷私自前来会恶了赵慎行。”

昱王想起最后赵崇明拂袖而去的情形,也是一脸的深以为然。

龚肃没有答话,张白圭也只好继续讲下去:“其实阁老不必担心赵慎行会转投靖王,我这两日得了消息,赵慎行可是彻底将靖王给得罪了,只不过靖王至今怕还蒙在鼓里。”

龚肃这才抬了眼:“哦?你是说翟鼎臣的事?”

张白圭也有些惊讶:“阁老竟也知晓此事?那倒是我多虑了。”

其实龚肃心底的惊讶不比张白圭少,要知道这事他还是不久前在雅室里受了魏谦的威胁才猜出来的,可张白圭又是如何知晓呢?

只有昱王一脸迷糊问道:“翟鼎臣?他不是被弹劾罢官了吗?这事说来还有赖二位师傅呢,怎么跟大宗伯又扯上干系了。”

张白圭解释道:“王爷有所不知,这弹劾翟鼎臣的事阁老自然是居功至伟,但其中也少不了这位大宗伯推波助澜之力。”

“这?”昱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倒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要不是龚肃越级入阁,翟鼎臣走人后,受益最大的无疑便是赵崇明。

但昱王还是打心底里不愿意相信这个真相,犹疑道:“可我看大宗伯不像是会做出这等阴谋算计的人呐。”

这话就让龚肃很不爽快了,道:“王爷不过今日才与他见了一面,怎知他为人如何?”

昱王听出了龚肃话里的不满,嗫嚅道:“我……我此前听人说起过,说大宗伯素来宽厚,人品贵重……”

龚肃又冷哼了一声,昱王顿时没敢再说下去。

张白圭见状,出声给昱王解围道:“这官场之上向来是说一套做一套,这些虚名不足为信,察人之道,王爷不能不慎重啊。”

昱王连忙应下,朝张白圭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但昱王心里还是觉得赵崇明似乎不像是张白圭说的那种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或许是赵崇明身上带给他的那种莫名的熟悉感,让他不愿意去相信这些。

张白圭见冷了场,便寻了个话头说道:“我昨日特意去翻看赵慎行的履历,倒也发现了一些趣处。”

昱王立时起了兴致,催道:“侍讲快快说来。”

龚肃其实也有些好奇,他对赵崇明的升迁历职的经历可谓了如指掌,却不知道张白圭说的究竟是什么“趣处”。

“说来也怪,这赵慎行上任扬州同知不过一年有余,便升为了知府。王爷可能不知道,这知府虽不是京官,却也是一府百姓的父母,而且扬州治下人口两百万,扬州知府是正经的四品实权正职,多少地方官一辈子都跨不过的坎,赵慎行却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龚肃对这点是深有体会,官场之上,五品和四品看似只差一级,内里却是天壤之别。不说别的,四品以上才能穿红袍系金带,而五品之下就只能穿青袍系银带了,至于其他一应仪制都是远远不如。

龚肃捋了捋胡须,道:“老夫记得当时赵慎行赈灾有功,又遇上扬州知府因贪墨渎职被查办,无人敢去收拾这烂摊子,南京吏部才让赵慎行由同知继任做知府的。”

龚肃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当时他可是眼热了许久,却也只能羡慕赵崇明走了狗屎运。“正是,若只这一桩倒也罢了,阁老可还记得永靖三十九年的大同府粮仓案和前年的春闱舞弊一事。”

“这如何不知。”龚肃突然意识到了不对劲:

“等等,你是说……”

“有什么不妥吗?”昱王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了,这些事他都听说过,却始终实在联系不到一块来。

龚肃冷笑了两声,道:“我当真是小看了我这位同年。大同府粮仓一案查了整整两年,其间牵连甚广,最终还是查到户部头上,户部只好推了一个左侍郎顶罪。当时的礼部右侍郎迁到了户部,赵慎行便顶了礼部侍郎的缺。”

张白圭接着解释道:“春闱舞弊就更不必说了,当年为了平息士子们的怒气,作为会试主考官的前任礼部尚书不得不告罪致仕,而礼部左侍郎又因年老不堪继任,因此廷推礼部尚书的时候便擢了赵慎行作为备选,后面的事王爷也便知道了。”

后面的事的确震惊了大明的整个朝堂。廷推选为礼部尚书的三人之中,赵崇明资历最浅,原本不过是为了给礼部一个体面作为充数而已,可没想到最终赵慎行竟然力压了原本呼声最高的吏部左侍郎,成了礼部尚书,一朝春官。

一想起这事,龚肃就不由捏紧了拳头。

他记得赵崇明是弘德八年生人,成为礼部尚书的时候不过四十有二,这等年纪便已经官拜九卿的人,本朝开国近两百年以来也是屈指可数。而当时百官朝贺赵崇明的时候,他龚肃也在其中,却只能是随着众人交口称贺,在一众官僚之中仰望这位同年。

昱王听了这中间的曲折,愣了半晌,咽了咽口水道:“这……或许只是凑巧吧。”

张白圭道:“一桩两桩或许可以称得上是巧合,毕竟时来天地皆同力,扶摇而上也是常有之事。可这翟鼎臣去职后,原本又该是赵崇明顶上,王爷您觉得这还是凑巧吗?”

现实就在眼前,昱王很难说服自己不去相信,但是他还是不死心,问道:“翟鼎臣那是一朝次辅,连当今首辅都奈何不得,又岂是大宗伯说赶走就能赶走的。”

张白圭点点头:“这便是我近日收到的消息,正想跟阁老和王爷禀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赵氏嫡女 瑜伽老师花样多 谁与争锋 长公主病入膏肓后 犯罪心理 曼陀罗妖精 都市极乐后后宫 四合院:从截胡秦淮茹开始 欢迎来到节操动漫社 轮回丹帝 反派有话说[重生] 盛世嫡妃 大明锦衣 斗罗:我唐三这一世要娶千仞雪 大明英华 网游之修罗传说 高武:我的龙基谷系统 全球高考 在幻想乡的日子 师娘,我真不想下山啊! 
经典收藏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大明第一狂士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女尊世界中的万人迷 我的公公叫康熙 我在大唐卖烧烤 睡鬼 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 毒步天下:废柴小狂妃 极品快乐厂公 挽唐 大明圣祖 大宋医相 大夏国九皇子 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极品亲王府 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大明千王 全军列阵 
最近更新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沈家大小事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 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 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万世之大唐 于是我成为了神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红楼,开局天象大宗师,武镇天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军队一秒爆一兵,皇帝敢威胁我? 公主的坏心思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txt下载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