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明之治

嘟嘟嘟233

首页 >> 承明之治 >> 承明之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敛财人生 寻秦记 江山美色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在下潘凤,字无双 回到明朝当王爷 风流狂少 武神主宰 覆汉 
承明之治 嘟嘟嘟233 - 承明之治全文阅读 - 承明之治txt下载 - 承明之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4章 份子钱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九月中旬,郑丽婉也是一个时间把控大师,说走就走。这段时间,郑丽婉参阅了很多西方的古籍和历史,反倒是二凤他们忙着转悠。特蕾西自然也要随着郑丽婉一同返回大唐,相较于萨珊波斯这个故乡,大唐才是特蕾西的第二故乡,她的事业在那里。

而张行成也在中书省把有关狄仁杰的举荐,提上了日程。中书省议政厅内,大家坐在一起,人手一份狄仁杰的履历。说句实话,狄仁杰的履历没啥看头,因为很短!学院优等生、蓝田县小吏、蓝田县主薄,升迁速度的确很快,就那么不到一年,就从小吏到主薄,的确很迅猛了。

房遗爱笑道:“狄仁杰的话,我倒是很了解。论资质的确不在咱们在场的任何一人之下,但硬伤毫无疑问就是履历有限,证明不了稳重、可靠这些方面。单就凭借一个为蓝田县抓住塞外冶炼行业崛起的由头,还是不够的。”

许敬宗点头:“嗯...的确太年轻了,要说委以重任,咱们大唐眼下也非无人。不过,这蓝田县主簿的位置,也的确有些委屈他了。”

长孙冲:“张大人有何高见吗?”

张行成笑道:“各位说的都没错,放在大唐来看,的确是轮不着用狄仁杰这个小年轻。但,西域那里可不一样了,让狄仁杰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去,出任一地刺史的确不妥,但一地县令,以中书省的权限与把控,还是没问题的。”

大家一时间没有接话,因为这举措需要考量的太多了。首先,承明朝承继贞观朝,贞观朝地方刺史级别的官员,几乎都是皇权委任,承明朝也是如此,吏部统筹后,递交三省拟定,最后由皇帝抉择。但州府以下的县乡,倒是可以操作一下。皇权不下乡,这话是实话,原因很简单,行政能力够不到罢了,也没有必要,真要把乡村都管理起来,那朝廷不知道要膨胀到什么程度了。

承明朝如今全国十六道,地方州府数量高达五百六十四个,县级区划更是临近三千!乡村数量更是成千上万!全国行政官员哪怕加上朝廷中央,也不过三万七千人!就这,都是经过扩招后的数量,贞观更少,全国不过万人!

长安经济圈范围的京畿道官员俸禄季度支出一直都在七万以下,其余地区的上个季度官员俸禄则庞大的许多,一百一十七万多!全年下来,全国官员俸禄开销差不多五百万贯!只比每年的军费少了两百万左右!根据上个季度的各地上报的财政收入汇总,除却京畿道的经济圈外,大唐全国税收为一千四百四十万左右!

看上去很多,但实际上压根不够花的。很简单,地方不是只需要养官员的,行政支出是大头,产业开辟和扶持都是第二大头。经济圈是直辖地,发展长远、人口充足、还有成熟的产业链,乃至,中央收入可还是有盐铁、外贸这两个大头的!南北市监总局审理的跨国贸易、盐铁司管理的全国东盐西送、全国矿产开采,都是归中央的!

经济圈的季度税收,撑死不到两百四十万,其余的两百多万都得益于盐铁司和全国外贸。很简单,经济圈就这么大啊,人口两百多万,就业人口一百三十万左右,创造了每季度两百四十万的所得税已经很不错了,估计都没有两百四十万,因为长安经济圈还有国贸交易、过税、坐税等商税存在,其中要抽取税赋的!一个季度,一个有工作的百姓,三个月贡献两贯的税收,可能吗?明显不可能,这两百四十万里面至少三分之二都是来自经济圈内的交易和商税抽取。

而大唐十六道,能够达到一个季度一千四百四十多万的财政收入,已经很强大了。但发展不均衡,例如江南道、河北道、陇右道这仨可是发展最猛的地方,前者是借助地利大肆发展商贸,后两者是吃了当年李承乾给的畜牧红利,促进了其余行业的发展,有了积累。

张行成也理解大家的考量,这的确有些冒进了。为国家发掘人才没错,可前提是不能犯错,何况为了一个和许多人没有关系、乃至很多人都不了解的人而去犯错,更不值当了。真出事,李承乾这位爷,把整个中书省给收拾一台都算是轻的!就算李承乾把中书省给全部换掉,也不是不可能!因为李承乾真的有那实力和胆魄!

李德謇:“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个人还是看重陛下的意思。”

薛元超笑道:“好吧,此事...还是由莱国公、梁国公提议吧,之后呈递到圣人那里。中书省不反对,但也不支持,让莱国公和梁国公去和陛下商量吧。”

说白了,中书省在关于提拔狄仁杰的问题上,不作为。把中书省直接从这件事情里摘出来,让李承乾和房玄龄、杜如晦师徒三人去商议。出了问题,也和中书省没关系。因为有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中书省才有撤出来的余地,否则怎么搞?难不成直接从吏部直达御前?从皇帝与中书省双方商议,加入房玄龄和杜如晦,形成三方,中书省再撤出来,这样也不算中书省渎职了,毕竟中书省还是把这份议案过了一遍的,区别在于中书省不用直面皇帝了,让房玄龄和杜如晦去。

薛元超身为中书令,听取了李德謇的意思。无它,这样中书省上下都没有意见,大家都相安无事,岂不美哉?

薛元超看向张行成:“张大人,劳烦您通知二位国公,让他们也呈递一份奏请,中书省结合此次的议案,一同呈递到圣上那里。”

张行成点头:“嗯,这样的确是最稳妥的法子了。”

吏部一个部门不够分量,乃至吏部没有和皇帝直接商议的地位和份量。中书省呢,大家都想当个不粘锅,自然要把房玄龄、杜如晦两位份量足够的大佬给扯下来咯。而且,人家吏部本身就没这个想法,是张行成、房玄龄、杜如晦促成的,李承乾真问吏部,吏部肯定是打死不认!

朝廷内部的这些小九九就这样,很多时候都是在规则内行动。你如果敢违背规则,你就属于逾越了,这尼玛是杀头的!直接和皇权制定的规矩对立,换言之就是和李承乾直接宣战!李承乾那脾气,夷三族算是最低惩戒了。

而北域城,李愔也特地来了一趟新建的冶炼厂。这个冶炼厂出奇的巨大,占地足足五百亩!要知道,大唐最大的咸阳商业区占地也才一千五百亩!放在后世,鸟巢也才二十亩多一点!

李愔来到高塔上,挑目占地庞大的冶炼厂,频频点头。

“工人多少?”

官员:“回禀王爷,冶炼厂初步规划的所有工人数目为一千八百人。”

李愔皱着眉头,摸着下巴:“嗯...冶炼厂太大了,放在城外不放心。这样,再朝冶炼厂的城西扩建一轮城郭。你们拿出一个方案和预算来,老子看看家底怎么样。”

官员面露难色:“王爷,此事可否缓一缓?这个冶炼厂的投入就是十万贯,正式营业后恐怕还需要投入三千贯呢。咱们的府库,眼下也有些吃紧了。”

李愔纳闷道:“十万贯?干些啥了?这么多?”

“王爷,这个冶炼厂我们初步的设想是按照咸阳军备工坊的标准来的,采取了水锥、模板等制式化的流水生产线。而且,其中还扩建了器械打造的功能,还有冶炼厂的仓储、对外出售等相关部门,会在王庭设立一个冶炼司单独管理。”

李愔皱眉道:“府库还剩多少钱?”

“呃...眼下,还有七万三千六百贯。”

“啊?!这么点?今年的开支怎么办?”

“眼下就希望冶炼厂能够早日投产了,毕竟咱们冶炼厂垄断了塞外全境的冶炼需求,到时候真缺钱,那就...”

李愔瞬间明白了,垄断行业那相当于这个行业的市价就是他们说了算了。可以说,一本万利、妥妥的暴利!

“...马上安排队伍,回长安一趟,收购一百五十万石粮食、三十万件毛皮回来,以备无患,保证今年老子麾下的产业冷不死人也饿不死人。”

“属下遵令。”

李愔也是防患于未然,要知道这马上过冬了,本来塞外物资就不够用,一个不好就是饿死上万的人!李愔如今麾下的奴隶规模高达二十多万,这帮人吃喝拉撒都是要花钱的!而且,冬天最容易冻死小孩子,小孩子是什么?新的劳动力啊!

一百五十万石粮食也就是一千五百万斗,差不多三万贯左右。而一件成品的毛皮,成品价大概也就三十钱左右,三十万件也就九千贯左右。这笔钱,李愔是拿来当保险的,毕竟自己要养的人不少,下面的二十多万奴隶、王庭八百多名属官们、三万北域军,吃喝拉撒都要他买单呢。

李愔的这笔开销,也直观体现了大唐的物价。二十三万人的御寒衣物,外加足够两百五十万人吃饱一个月的一百五十万石粮食,价格最终在三万九千上下,不到四万贯就能搞定。郑丽婉的内侍省一年一百二十多万贯收入、朝廷国库一年两千多万贯收入,算上地方的那就是临近三千五百万贯了。可以看到直观的差距。李愔的富裕程度,是国内很多世家都望其项背的存在,更别提和郑丽婉为代表的皇室府库比了,国库那更是没法比较。

世家的财产类似一滩积水、李愔的府库类似一桶水,两者差距虽然大但还好,但与郑丽婉比起来那就直接是撕裂感满满了,郑丽婉那就是一个湖泊的概念,而大唐全国上下的财政体量那就是一片汪洋的存在。

“对了,等到冶炼厂出来了,再拓宽一下咱们北域城和灵州的官道。”

“王爷,眼下咱们这条官道也还行啊,宽五米呢,够用了吧。”

“你懂个屁,等到冶炼厂出来后,有了铁具肯定会带来大批量的农业生产,到时候要在长城外围耕种,不能让这群满鞑子学到农耕、冶炼、锻造这些技术。”

“是,下官明白了。”

别看李愔成天看似有些跳脱,但人家毕竟是跟着李承乾混了这么久的人,而且还在洛阳主过政,你要说人家一点能耐都没有,那的确是小看了如今的李愔了。李愔能够坐在北域王这个位置上,这么久都平安无事,要说没能力是假的。

“正好,带动一下长城内的各地发展,将来可以就近为塞外提供农产品了。”

“嗯,王爷所言极是,成本也小了很多。”

李愔和官员一起离开高塔,到冶炼厂周围转悠了一圈。这些工人都是从大唐来的,塞外的满鞑子们干点苦力还行,你要他们搞建筑,那可真是逼糙汉子跳掌心舞难为人了。投入十万贯,很大程度都在人工费用、建设材料、器材引入等方面,还有后续的人才引进之类的。

“快到年底了,记得让人催一催那群家伙,该交的份子钱可别少了。”

官员笑道:“王爷放心,此事已经在做了。待到冶炼厂投入,这份子钱只会多不会少的。”

李愔身为北域王,定期收点份子钱怎么了?合情合理!塞外本就是一本万利,没有征税的存在,给李愔一点好处怎么了?朝廷都管不着!大家也是沉默居多,因为每年交个几千、几百的份子钱,为自己在塞外找一份平安,有何不可?再说了,大家圈一块地,吃的喝的用的,赚的只多不少,就算是李靖这个低调的老小子,下面也就两千多一点的奴隶,圈着一块草场、林场、一处石料厂,一年到头都是纯利高达五千多贯呢!何况,李靖老人家还是不用交份子钱的存在!

李愔收谁的份子钱,都不敢收贞观各大国公的份子钱。很简单,李愔不是傻子。李靖算是赚的少的了,多的例如五望七姓,哪家在塞外一年不是六七万的收入?!塞外是真的挣钱,全是金灿灿的铜臭味啊!谁能和钱过不去?!塞外不纳税,省了不知多少!承明朝想要致富,走塞外绝对没错!塞外,就是地主阶级的一场饕餮盛宴!啃鞑子的人血馒头就完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赵氏嫡女 郁总今天追妻成功了吗 谁与争锋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龙族 四合院:从截胡秦淮茹开始 原来你们都想上我(NP)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祖国人降临美漫 明星潜规则之皇 空降迦勒底随后成为所长这件事 大明锦衣 诸天之从唐探二开始 网游之修罗传说 封神之清平游记 嫡长女她又美又飒 在幻想乡的日子 魔艳武林后宫传 因为怕痛所以全点防御力了 
经典收藏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我在大唐卖烧烤 伐清1646 明朝软皇帝大梦想 至高王子 原始人日记 子午春秋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师 穿越大楚做始皇 嫡色 新水浒之心 古影 超级武大闯水浒 行走在元朝末年 穿越之成皇之路 浪子列国历险记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穿越明朝之牧狼 
最近更新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 大宋风云 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 穿越占座山 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大汉征服者 风雨话东周 江汉儿女英雄传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大宋天朝之裂变 新语新编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误入红楼,修仙人生 带着吃鸡系统当佣兵 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 
承明之治 嘟嘟嘟233 - 承明之治txt下载 - 承明之治最新章节 - 承明之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