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水光山色与人亲

首页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桃李满天下 敛财人生 大夏第一假太监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雅骚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大明官 大宋的智慧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水光山色与人亲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全文阅读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txt下载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章 我是方孝孺?不!我是王莽。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感谢“?∧?”“祥瑞969”“猫味樱桃汁”“喜欢临武鸭的温德尔”“熊山道的冷厉”“逍遥春秋笑长生”“客客气气的凯莉.达克 ”“喜欢葵树子的烈如风”几位大佬的打赏。

祝各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

——————

【假如方孝孺不是臣子而是皇帝,那大概也会被网友戏称为穿越者。】

【毕竟上一位如此理想化复古的人叫做王莽。】

————

浙江浦江县。

宋濂此刻是目瞪口呆,若是之前听后辈讲方孝孺辅佐建文帝又被朱棣杀害是既喜又悲的话。

那此刻就是无言以对。

这孩子好学、聪明,通读儒家经典。

怎么会和王莽一样?

他应该……可能……或许没有这么傻吧?

方孝孺倒是没有什么表情,只是对着老师行礼说道。

“天幕降世,能被后辈铭记足矣。”

“或许是我学问还没做到家吧,才被后人说成王莽一样的人物。”

“我应该谨记孔圣教诲:每日三省吾身。”

宋濂只觉这孩子怕是想差了,你难道没有听见后辈说诛你十族的话吗?

即便是谣言,最差也是灭了族。

若真是十族,这第十族该不会是我们吧?

————

【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宁海大佳何镇人。

父亲方克勤,洪武年间曾任山东济宁知府,奉公守法,入《明史·循吏传》。】

【少年聪慧,江湖人称“小韩愈”。】

【轻视文辞写作的学问,常以宣明仁义治天下之道、达到时世太平为己任。】

【嗯,很早就有匡扶天下的理想】

【他曾因病卧床,家中粮食断绝。

仆人将情况向他报告,他笑着说:“古人三十天仅进食九次,贫穷困扰何止我家啊!”】

【嗯,很崇拜古人。】

【仿佛就像玄幻小说一样,最厉害的道法一定是上古的,仿佛时代从未进步反而越来越差。】

【方孝孺对周朝的幻想就仿佛我对白月光的幻想一样。

身材好,说话轻声细语,一颦一笑都那么的动人心弦。】

【他对周朝的幻想也是这样,人人有田种,没有强权的君王,大家过的都很好。】

【而为什么周朝那么好?

我大明这么差?

方孝孺的回答:因为我大明没有像周朝一样实行周礼和井田制。

人人有田种,所以不会有老朱这样的人被压迫得受不了,造反搞事。

因为没有强权的君王,所以不会有老朱这样的人掌握超级权力,大肆杀戮官员。

而人人有田种,怎么分配?

方孝孺答:井田制。

没有强权君王,民间谁来管理?

方孝孺答:民间宗族。

而宗族关系如何架构?

方孝孺答:周礼。】

————

宋濂摸了摸方孝孺的额头,这孩子也没感染风寒啊?怎么把脑子烧坏了?

上一个准备复井田行周礼的叫王莽,虽然他是儒家出身,都被我们骂成乱臣贼子了。

这孩子怎么这么想不通,和王莽学?

——

大秦 咸阳

嬴政感觉自己听错了。

这明朝不是距离我大秦一千多年吗?

井田制在各国征伐的时候就已经不实用了。

这是六国最愚蠢的君王都知道的道理。

怎么一千多年过去了还有人觉得井田制很好?

【而关于他想复井田制的出处是以下几本书。

方孝孺文集里有一篇《与友人论井田》。

这个友人是王叔英,后来还劝阻方孝孺并反对推行井田制。

方孝孺在《与友人论井田》中把反对推行井田制的同僚、朋友一股脑的划为一伙儿,称为流俗人。】

————

浙江浦县

此时的学堂越发沉默。

方孝孺!

你了不起!

你清高!

就你聪明,我们都是流俗人。

【第二本是《逊志斋集》是方孝孺死后由门生及有心人收录整理出来的,尽可能收录了他死之前的文章,上面的《与友人论井田书》记录于本书第十一卷。

大部分内容创作于洪武朝,还有不少是作于受重用期间的建文朝。】

pS:逊志斋集番茄就有原文,大家自己搜,下面关于这本书的原文记录能不放的就不放上来了,太长了。

【第三本是《宗仪》又称《宗仪九首》是方孝孺为族人制定的族规诫语。

序言之外全书共分为九章:《尊祖》《重谱》《睦族》《广睦》《奉终》《务学》《谨行》《修德》《体仁》。】

【但请大家注意,自下而上叫革命。】

【自上而下叫改良。】

【但很显然改良就办不到平均分配,一定要让某一部分得到利益,改良才能继续下去。】

【上一次自下而上、天下大乱的最终结果就是老朱上位疯狂压榨江南地主士绅阶级。】

【但江南地主肯定不干,老朱压榨我们,你老方可是我们江南胶己人。

你上位还压榨我们?

这不是白上位了?

南方地主表示吴越之地山溪险绝,地狭人稠,周朝时候这里也没有实行井田制,现在可万万使不得。】

【方孝孺说:你们说的对,江汉以北,平壤千里,画而井之甚易为力也。】

【属于是自我以北平均分配,自我以南尊重私产了。】

【孔子教他们: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他们反着来:宽以待己,严以律人。】

————

东周 秦国。

在城池休息的孔子只希望自己耳朵聋了才好,每次、次次只要提到儒家就一定是负面。

我好累……

儒家后人到底把我的思想改成什么样子了?

我欲复周礼、井田是现在啊,上次看了天幕我就知道井田再也回不来了。

怎么一千多年后还有人想复井田……

【所以后来北方的地主阶层支持朱棣上位也就情有可原了。】

【毕竟你们江南人自己提的政策自己不实行?

反倒用来收拾我们北方人?

那我们可就要打爆你们的狗头了。】

【同样在《明高僧传》,本书为明朝如惺和尚撰写,成书于万历四十五年。】

【在本书卷三记载:

建文君既继大统之二。

应与贤佐之臣兢兢格守太祖之成法而补其未逮。则文皇帝亦安于藩邸矣。

乌有靖难兵破金川门哉。

为其一旦误用方黄辈。讲周官行井田。】

【嗯,你看,明朝的和尚都知道。】

【咦,明朝?和尚?】

【怎么突然想起一位名叫重八的故人?】

————

大明 应天府

“混蛋,谁是你故人?”朱元璋愤怒不已,“能不能讲点正事?”

“艹,都被气糊涂了,忘了还可以评论。”

——

(咱有一个碗):马皇后和雄英怎么死的,怎么才能救活?

【咦,抛开所谓吕氏毒杀之外马皇后之死有两种猜测。】

【第一种,过多生育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自然病死的。毕竟五十岁在古代也称的上长寿了。】

【第二种,就涉及到朱雄英之死,抛开阴谋论,认为朱雄英应该是感染了天花然后又传染给马皇后。】

【至于怎么治?】

【如果是天花的话就种牛痘。】

【如果不是天花的话,除非有天能够打开皇陵,不然天知道怎么死的。】

————

【有的人反驳《与友人论井田》并没有说方孝孺给朱允炆《上复井田书》这种东西,所以不能证明方孝孺向建文帝提议要恢复井田制。】

【那既然你都这样说,那我也用你的观点反驳一下。】

【朱棣只有《奉天靖难记》并没有《奉天造反记》更没有《奉天篡位记》。】

【所以朱棣也没有造反咯?】

【开个小玩笑,下面接着上史料。】

————

(咱有一个碗):那朱标呢?

【累死的,也可能是风寒而死。】

【少工作,多运动,多休息。】

【风寒的话古代致命,也不知道明朝能不能搞出大蒜素,搞不出的话多吃大蒜多少也有点用。】

【咋的,哥们做好穿越准备要去大明了?】

(咱有一个碗):没,咱准备学某个混蛋写书。

【哦哦,写书好啊,书友们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的。】

……

【接着讲方孝孺复古。】

【《答俞敬德》之二,《逊志斋集》卷之十一记载了一段方孝孺回忆自己读书时候的文字,原文较长,挑一些和复古有关的给大家一览。】

【览周公、孔子庙宅,求七十子之遗迹,问陋巷、舞雩所在,潜心静虑,验其所得,慨叹以为彼七十子者,纵颜、闵未可几及,其余若樊迟、冉求辈,使学之同时,岂皆让之乎!】

【但今世无圣人出,不得所依归,故不若尔。】

【道政事必曰伊、尹、周、公,论道德必曰孔、孟、颜、闵,寝而思者,此数君子也,坐而诵者,此数君子也。用心一入于此,犹恐流于过高,如古狂人,而不适于用。】

【而方孝孺对周礼井田的喜好可能还受到了他父亲的影响。】

【先君自是道益明,志益坚。知元之将乱,弥自韬晦,穷理致知以尽其变。至于阴阳消长之度,礼乐名物之数,井田封建之制,躔次疆理之说,咸求折中,授业者日益多。】

【先君之道,盖法时乎《易》,取政乎《书》,主敬乎礼,体和乎乐,雅言以诗,制事以《春秋》。其深高博大者,虽不可测而知,然而家焉而有善俗之化,官焉而致富庶之治。发之乎政事,着之乎文辞,比于古之贤人循吏,未之或加也。】

【皆出自《逊志斋集》卷十一。】

【这里的先君指的是方孝孺父亲。】

【由此可以看出,这是属于有家传的,一家人都喜欢周礼。】

【而同样本书记载:

“定天下之争者,其惟井田乎?”

“吾尝以为井田不行,民不得康正统”

“曷以成俗复井田乎?井田奚先民平均乎?”

“兹欲复井田行周制,如先王之时固难矣,独不可稍取先王之意为之法乎。”

“孰非民乎?孰富孰贫乎?孰衣文绣,孰如悬鹑乎?屈为佣隶,天宁不仁乎?仁莫如井田。”】

【仿佛只要实行井田制,国家马上就能大治,长治久安。】

【当然是他们地主士绅阶级的大治,毕竟方孝孺还认为:“井田废而天下无善俗,宗法废而天下无世家”】

【他在《宗仪·睦族》中说道——

“睦族之法,祠祭之余,复置田,多者数百亩,寡者百余亩,储其入,俾族之长与族之廉者掌之,岁量,视族人所揖辞而退……君子之道自此享矣。”】

【君王垂拱而治就好,剩下的我们宗族自己解决。】

【而除了井田制,还非常复古,事事都要和古人一样。】

【这方面我想王莽和他一定有话说。】

【建文帝继位后格外倚重方孝孺,按方孝孺的建议,照《周礼》“悉仿礼制更定”改了一大堆官名、地名、殿名、宫门、门名。】

【是不是很熟悉?】

【有没有想起王莽?】

————

新朝。

王莽只觉得声音分外刺耳,毕竟又被刘秀大破四十万大军。

想不通啊,这次朕吸取教训,都换地方了,怎么还有流星?

难道真像后辈说的,我把玉玺砸烂一角,始皇气不过报复我?

不然凭啥这流星追着我跑?

————

【而且即便朱棣都快兵临城下时候都乐此不疲,一直在改。】

【建文三年九月,又改承天门为皋门,改午门为端门,改端门为应门,改前门为路门,盖仿成周之旧。】

【建文四年六月南京城破,三年九月都还在改……】

【嗯,他们对周礼也是爱的深沉。】

【这是改门,还有改官职。】

【将殿阁大学士去掉“大”字。】

【通政使司改为通政使寺】

【大理寺改为大理司】

【改侍读、侍讲学士为文学博士。增设文翰、文史二馆,文翰馆居侍读、侍讲,文史馆居修撰、编修、检讨,其他诸司如六科给事中都改名为左、右拾遗。】

【原谅我知识浅薄,搞不懂改这些的意义……】

————

东周 秦国

不仅孔子无言以对,一众儒门子弟也是想不通……

你们所谓的复周礼该不会真的就是把官职名称、地名这些改来和我们现在一样吧?

这叫复周礼?

你们可别侮辱周礼了,周公都能被你们气活过来。

而东汉之后的各朝之人冥冥之中有一种感觉,这两人该不会是王莽转世分成两人了吧?

不然怎么一个敢说,一个敢做?

【而建文与方孝孺简直王八对绿豆,看上眼了。】

【《明书·卷四·建文皇帝本纪》:日与讲论古道,处偏殿,每事辄咨之。】

【《明史纪事本末》:时帝方锐意文治,日与方孝孺等讨论《周官》法度,以北兵为不足忧。】

【好家伙,朱棣造反哪有和方孝孺讨论周礼重要……】

【嗯,很像古偶剧。】

【爱美人不爱江山。】

【额,不对,爱老帅哥不爱江山。】

…………

【而其实改门改官职这些反而是小儿科,毕竟这个时候并不像王莽那个时候,无非就是官方记录麻烦一点。】

【真正有问题的是建文新政。】

【所谓建文新政是建文帝朱允炆用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文臣推行的改革。】

【我翻开建文新政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项政策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四个字:江南地主。】

【被儒家骂的皇帝可能是个好皇帝也可能是个坏皇帝。】

【但被儒家翻来覆去夸出花的皇帝……呵呵。】

【简单说一下被儒家骂并且比较出名的皇帝。】

【第一位:秦始皇,从秦儒到清儒都在骂。】

秦始皇:没事,朕习惯了。

【第二位:汉武帝,活着时候汉儒没骂,死了就没停过。】

汉武帝:呵呵,看完天幕再收拾他们。

【第三位:李世民,主力军是宋儒,毕竟宋朝黑唐朝是出了名的。】

李世民:呵呵,挫宋,弱宋,就只能嘴上占点便宜了。

【第四位:朱元璋,朱棣,朱厚照。

主力军是明朝的儒家门生。】

朱厚照无感,倒是洪武、永乐两朝文官不自信的摸了摸脖子。

这后辈怎么啥大实话都往外说?

我们那叫骂吗?

那叫直言进谏。

天幕害我,也不知道明天我的头和身体还能不能连在一起。

【抛开两位秦王,其他几位除去其他原因,有一条就是对官员太过苛刻。】

【而明朝士大夫文官们最喜欢的应该是宋朝,毕竟与士大夫共天下,犯罪也不处以极刑,流放之路走着走着说不定有人拉一把就又回去了。】

————

大明 应天府

“咱对你们很苛刻吗?”

“你们很喜欢宋朝吗?”

“那咱满足你们,赐你们殉葬宋朝皇陵。”

朝堂此起彼伏的都是喊冤之声。

“陛下,后辈瞎说的……”

“对对对,这后辈就爱说胡话。”

“我们最爱的还是大明朝啊。”

“陛下您对我们很好。”

“堪比尧舜……”

“对,陛下是千古一帝,天生圣人啊。”

这群官员明明丑态百出,无非怕死而已。

却又蒙着公正的皮,真是催人呕吐。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赵氏嫡女 离婚后我拥有了读心术 长公主病入膏肓后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 带着帝皇铠甲闯斗罗 明末辽东从军行 永恒剑主 快穿之我快死了 倚天神雕 祖国人降临美漫 异域之星球领主 开局在出租屋里捡到一个亿 空降迦勒底随后成为所长这件事 网游之修罗传说 生常 全球高考 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 嫡长女她又美又飒 我见人间多妩媚 
经典收藏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赘婿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蜀汉 我在大唐卖烧烤 红楼:窃国贼 伐清1646 明朝软皇帝大梦想 原始人日记 子午春秋 皇上在下:大清魔法师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 穿越大楚做始皇 嫡色 古影 大唐司刑丞 行走在元朝末年 三国之极品姑爷 穿越之成皇之路 浪子列国历险记 
最近更新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 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 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 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 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 带着AI去穿越 大乾:帝国独裁者 于是我成为了神 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 公主的坏心思 重生赘婿人生 真以为爱你?为了系统奖励啊傻瓜 我家娘子太体贴 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 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 水光山色与人亲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txt下载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最新章节 - 历史直播:从千古一帝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