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

来自远方

首页 >> 帝师 >> 帝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赵氏嫡女 天官赐福 完美世界 秦舒褚临沉免费全文阅读大结局 逍遥人生 春满香夏 超级神豪:开局十倍返现 牧神记 清穿日常 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帝师 来自远方 - 帝师全文阅读 - 帝师txt下载 - 帝师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六十五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朱厚照纵马出宫,驾临武学隔日,御史言官当朝直谏,天子言行失体,盖因内侍近臣多出小人。如不严加防范,容小人奸邪肆行,恐蹈前朝之祸。

“乞择谨慎老成,通达谙练者为近侍。询政召内阁府部大臣,翰林院官当值部中,各司其职,以备顾问。”

鉴于日前种种,天子身边必有小人。

中官要换,问政要找对部门。翰林院官本职为“考议制度,校正文书”,做好本职工作为上,余事少言。

天子召见,理当讲学经义,勿要多言政事,北疆军情、海外方物更加不行!

御史慷慨激昂,当殿陈词,就差指着杨瓒的鼻子骂:小人!佞臣!当逐出朝堂!

杨瓒未及反驳,谢丕和顾晣臣先后出列,斥御史妄言,举经义古言,驳斥“翰林官不参政”的谬论。

“吾等在朝为官,岂可见而不言,听而不闻!”

“太宗皇帝言:天子守国之门!为陛下讲解北疆之事,有何不可?”

“八荒*,天下之大,岂能一目穷尽。坐井观天,不知外邦,何能御敌,何能兴国?”

“不忧国忧民,反究其微末,当真可笑!”

“貌似刚正,实则言出无据,非愚则诬。”

“不知-国-情,不体民意,妄服獬豸,尸位素餐!”

状元榜眼联手,火力全开,声如惊雷,语如钢针,直将御史骂得体无完肤,哆嗦着嘴唇,脸色青白,再说不出半个字。

眨眨眼,杨侍读万分确认,拉人进坑的确很有必要。不然的话,哪来如此给力的-盟-友!

骂退御史,两人话锋一转,当殿弹劾国子监助教周成,斥其掌武学期间玩忽职守,屡次贪墨,愧负圣恩。

“每有赏赐必匿家中,货买食茶多以次充好,有教习为证!”

“武臣大诰以外,少讲兵书,代以儒家子经。逢年考核,评定不以武艺战阵,尽为八股文章,堪称奇闻。”

“为将者,当临阵奋勇,保民卫国。学中不讲为国杀敌,反授以仁义。本意虽善,其行却恶。同高皇帝创立武学之意南辕北辙。”

“列子有著: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武学掌事如此,如何为朝廷举送良将。故弘治十三年至今,学中多庸碌,未举一名良将。”

“蒙陛下圣恩,令臣掌武学事。当其职必应其务。为正武学,当垂诸制度,重定考核,为国输才,方不负陛下隆恩!

“臣请除国子监助教周成掌事,查其贪墨之行。肃正学中,闻达朝堂,以儆效尤。”

话落,满朝文武俱惊。

以文制武,延自前宋。

仁宗皇帝之后,天子多重用文臣。从八品国子监助教掌事武学,已成惯例。突然改换规矩,满朝文武都有些适应不良。

不等群臣反应过来,状元榜眼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烧了起来。

文臣不理解,武臣也觉得奇怪。

国子监祭酒上言,请天子收回成命,莫要坏高皇帝治法,乱学中定规。更举出周成上疏,言所列罪名俱子虚乌有。

“周成掌武学以来,俱按条章办事,从不敢懈怠。贪墨之事更是无从言起,请陛下明察!”

事起武学,涉及国子监,引起如此大的波澜,六部六科当为周成说话才是。怎料黄祭酒的条陈尚有附议,周成的自辩,压根没人理会。

推本溯源,不难理解。

谢阁老是谢状元的亲爹。如果前者不同意,内阁不通过,奏疏未必会闻于朝堂,更不会出现在早朝之上。

位列朝堂的都是人精。

黄祭酒是没办法,周成是他推举,又为翁婿,不保不成。

其他人则要思量,为一个从八品助教得罪阁老,是否值得。故而,旁事尚可再论,周成的官途已然走到尽头。

文臣集体沉默,武臣也不会出头。

作为当事人,周成没有上朝的资格,只能求助黄祭酒,请代为上疏,自己留在国子监,焦急等待结果。

可惜,等来的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

如杨瓒预料,朱厚照当殿发下敕谕,“除国子监助教周成武学掌事,发大理寺究查贪墨之事。查证属实,当依律严办。”

“陛下圣明!”

谢丕顾晣臣齐呼万岁。

黄祭酒心有不甘,仍要据理力争。同列的太常寺少卿犹豫两秒,再想拦,已是来不及了。

黄祭酒高举朝笏,自仁宗年间讲起,条陈各项规章,并举实例,只为禀明,纵要处置周成,以司业掌武学实不可为,请天子收回成命!

周成不堪用,国子监还有其他助教。

助教不成,还有博士厅的博士。再不行,咬咬牙,监丞也可。

唯有司业,万万不行!

“陛下,祖宗规矩不可废啊!”

黄祭酒声泪俱下,不肯罢休。

谢丕和顾晣臣同时握拳,心生怒意。

群臣都在观望,想看一看,这位少年天子是否会顾念“老臣”,改变主意。

“黄卿家之言,确有几分道理。”

话入耳,谢丕和顾晣臣都是心头一震,正要出列,忽见杨瓒微微侧首,向两人摇了摇头。

思及杨瓒对天子的了解,两人互看一眼,停住脚步。

“陛下,此事实不可行,还请收回圣命!”

黄祭酒豁出去,跪在地上,声嘶力竭。

无论如何,都要让天子回心转意。

朱厚照沉默片刻,没有顺着黄祭酒的话说,而是道:“听卿之言,当饱谙本朝律令。”

话题转换得有些快,黄祭酒有些发愣。

“南京刑部左侍郎三乞年老致仕,朕已准奏。”朱厚照话不停歇,语气带着嘲讽,“卿既深知条律,为人刚正,不徇-私-情,当可为之。”

国子监祭酒,从四品。刑部左侍郎,正三品。

一跃两品,堪谓拔升。

黄祭酒却全无半点喜意,跪在地上,人已经傻了。

自太宗皇帝迁都,南京六部名存实废,远离权利中心。说句不好听的话,已成为文臣武将养老之地。

逢新帝登基,正是大展拳脚之时,忽然被迁至南京,同发配无异。

两京迁调,本该吏部发下官文。但天子金口玉言,吏部官员也不会想不开,站出来驳斥。对黄祭酒有几分佩服,正跃跃欲试的言官,也纷纷偃旗息鼓,不敢出声。

黄祭酒孤零零的跪在地上,无人帮扶。经中官提醒,方才额头触地,叩谢圣恩。

正要退回队列,天子忽又出声。

“黄卿家既入刑部,当端肃言行,约束家人,方不负朕意。”

“臣遵旨。”

再次叩首,黄祭酒起身退回队伍。低着头,握紧朝笏,面如死灰。

丹陛之上,朱厚照以袖遮掩,半块豆糕进嘴。

锦衣卫早有密报,京城大火时,杨先生的家人求助,被祭酒府的门房关在大门外。为防火火势蔓延,更直接推到院墙,对邻家见死不救。

朱厚照早想处置,奈何事情繁杂,锦衣卫又被朝官盯死,不好轻动。

如今倒好,自己送上门,撞-上-枪-口,朱厚照自然不会客气。

人送到南京,官途无望。再寻个错处,夺印罢官,轻而易举。

想到锦衣卫的秘报,朱厚照就气得肝疼。

一个从四品的国子监祭酒,藏在府内的金银竟达数万!单靠俸禄,八辈子不吃不喝,也积攒不下。

靠着朝廷恩典,大肆贪墨收礼,当真是胆大包天!

博学广闻,刚正为人,两袖清风?

清风个鬼!

有了黄祭酒这只“出头鸟”,谢丕和顾晣臣掌事武学,再无人提出质疑。学中规矩更改,条陈上禀,内阁兵部加印,比想象中更为顺利。

群臣摸出门道,国子监和武学的变故,实出天子之意,不想和黄祭酒作伴去南京,最好不提一字。

此事暂罢,户部尚书韩文出列,重提盐引商税。

“弘治十八年五月发盐引,今太仓积银二十万,请发宣府大同充为军饷。”

同意者自是附议,反对者当即出列争辩。

很快,文臣吵成一锅粥,武将闲在一旁做布景,试图插言,往往被三言两语喷回去。抹去喷到脸上的唾沫星子,压下火气,继续装背景。

“今天正月至今,山崩地洞,暴雨洪灾,未见停歇。国朝开立重地亦遭地动,灾民无算,怎可不加以赈济?”

“陛下垂统之始,宽心仁爱,立言抚育万民。今诏墨未干,何能弃黎民于不顾!”

“赈灾是为要务,太仓银不可动!”

“鞑靼退兵月余,饷银或者延至明年……”

“不可!”

“万万不可!”

群臣争执不下,朱厚照始终没出声。

每次户部提起库银,天子内库都要缩水。不是赈济灾民,就是充实军饷。少则千两,多则万两,连太宗皇帝时的箱银都开了锁。

朱厚照登基不到六个月,承运库的库银就少去三成。偶有填补,实是杯水车薪,眼瞅着窟窿越来越大,填补不上,不怪守库的太监抹眼泪。

“大行皇帝丧葬用度已简之又简。陛下登位,两宫行徽号大典,均自内库出金。”

“明年正月,陛下大婚,依定例,各项典仪需用金五千。”

“自陛下登位以来,给赏内外官员人等,填补军饷灾银,达八十万两有奇。”

“顺天府查抄之银,半数归于户部。功臣庄田征银积欠四十余万,至今未见分毫。”

“库中所积不多,万望陛下深虑。”

中官的话,加上见底的库房,终于让朱厚照警醒。

不能继续被户部和光禄寺牵着鼻子走,否则内库见底,必要追悔莫及。

户部没钱,能向天子哭穷。

天子成了穷光蛋,只能自己想办法。

朝堂之上,群臣吵了半个多时辰,始终不见天子表态。

太仓的二十万两白银没有入库,韩尚书不好过,盯着军饷灾银的文武同样心焦。

往昔经验,这个时候,天子本该出声,正好顺杆爬上,请内库发银。

今天实是奇怪,无论怎么吵,天子都不出声。打着内库主意的朝官只能闭上嘴,不着痕迹退出“战场”。

正主不出声,目的达不成,吵出花来也没用。

自始至终,杨瓒都垂首站在一旁,作壁上观。

朝廷缺钱是实情。但再缺钱,也不该总盯着天子内库。

天子出钱填补军饷,赈济灾民,实非长久之计。归根结底,这些钱都该出自户部和光禄寺。

不能履行职责,税粮库银年年减少,不思改正之法,总盯着天子内库算怎么回事?

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

到头来,天子一个人出钱,充作军饷,赈济灾民,本该负责的朝官却是吃相难看,不办人事。

六部之内,户部已被架上柴堆,点火就着。

因京卫操演之事,兵部贪墨显露端倪,刘大夏病在-床-上,两次上疏乞致仕,都被驳了回去。

这个当头,刘尚书绝不能离开兵部。

余下四部,吏部有马文升坐镇,压着部中官员,不许多搀和盐引库银。礼部和刑部吵得热闹,御史和六科更是战斗力十足。

左右都御使几番出言,都没能压住。

吵到最后,左都御史戴珊当殿吐血,脸色青白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刹那间,奉天殿中一片静寂。

右都御使史琳当先上前,不敢轻动戴珊,只能焦急道:“廷珍兄?”

朱厚照顾不得规矩,大声道:“退朝,传太医!”

戴珊被送回府中之后,天子两番遣中官问询。院正院判亲至,仍未能将其救醒。

两日之后,戴府门前挂起白幡。

刘健等闻讯,皆是大惊。

史琳同戴珊最契,本已痼疾在身,遇好友骤逝,又添一层新病,御医诊过,亦是束手无策。

“天命如此,生老病死,药石难医。”

弘治十八年十二月,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先后撒手人寰。

太仓库银之事未决,武学之事方兴,奏疏堆成小山,内阁忙得不可开交。朱厚照只能再升午朝,并由三日一朝改为两日一朝。

如此,仍有多事未决。

连续几日忙到深夜,朱厚照的脾气愈发暴躁,张太后欲借千秋节见兄弟一面,都没能如愿。

“舅舅为父皇守陵,怎能擅离!”

张太后赌气回到清宁宫,连千秋节都不欲再办。

御史闻听风声,当即上疏直谏言。

朱厚照的回应很简单,不打不骂,全部迁调南京。

继续上疏?

山高水远。比起在神京找茬,好歹能耳根清净两日。

这种情况下,弘文馆讲学的时间自然缩短,地点也改为东暖阁。

看着朱厚照脸上的两个黑眼圈,杨瓒只能叹息。财-政紧张,朝中-内-宫都不消停,难怪烦躁成这样。

“陛下,臣闻太仓印已累至三十万,当可解燃眉之急。”

朱厚照没说话,抽-出一封奏疏,递给杨瓒。

“杨先生看看吧。”

杨瓒行礼,告罪之后接过奏疏,看清上面的内容,不禁皱眉。

“重开宁夏马市?”

论理,不是不可行。能联络瓦剌,刺探鞑靼消息,充实边防储备,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但提出的人是安化王,就不得不可令人深思。

“朕信不过安化王。”

弘治帝留给朱厚照密旨,安化王赫然在需警惕之列。兼有锦衣卫递送的消息,朱厚照警觉心更甚。

“此事,内阁可有计较?”

“刘相公认为可行,李相公认为当谨慎,谢相公倾向李相公之意,至今未有决断。”

朱厚照提起笔,斟酌片刻,重又放下。

“杨先生认为此事可行否?”

“陛下,臣以为,市马可行,然地点不应在宁夏。”

“哦?”

“臣在翰林院翻阅卷宗,得知太宗皇帝时,曾于广宁开设互市。”杨瓒顿了一下,看向朱厚照,道,“其为北直隶所属,地靠朵颜三卫,当比宁夏更为适宜。联络瓦剌之事,可交由三卫忠勇之士。前番鞑靼离间之策,亦可消弭。”

“广宁吗?”

沉吟片刻,朱厚照道:“张伴伴,让刘伴伴取舆图来。”

“是。”

张永退下,朱厚照笑道:“朕就知道,杨先生一定有办法!”

杨瓒拱手,心中所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陛下,臣有事上请。”

“杨先生尽管说。”

“臣闻涿鹿之事已解,欲同来京族人一同返家省亲,还请陛下恩准。”

朱厚照没有马上答应,抿着嘴唇,足足过了五分钟,才点头道:“好吧。”

“谢陛下隆恩!”

“不过,”朱厚照又道,“朕百事烦心,实离不得杨先生。杨先生还需早去早回。”

“臣遵旨。”

无论如何,放人就成。

又过两刻,杨瓒起身离宫。

现今的讲学,早已变了味道。不只杨瓒,谢丕和顾晣臣也有同感。比起讲学,他们更像是“幕僚”,凡朝中大事,内阁呈送奏疏,天子多要询问三人。

顾晣臣和杨瓒没有条件,无人可以解惑。

谢丕回到家中,将事情告诉亲爹,谢迁沉默半晌,破天荒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丕儿,努力吧。”

谢家今后,说不得都要靠二儿子。至于喜好兵书,官任兵部,掌事武学,谢阁老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他去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赵氏嫡女 天官赐福 瑜伽老师花样多 离婚后我拥有了读心术 郁总今天追妻成功了吗 天价小娇妻:总裁的33日索情 蛊真人 肥水不流外人田 谁与争锋 我的明星老婆 我的26岁女房客 长公主病入膏肓后 深空彼岸 穿越大周 将夜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犯罪心理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大明锦衣 仙逆 
经典收藏艳娇龙欲 天官赐福 完美世界 少龙风流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魔艳武林后宫传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重生之官路商途 轮回剑典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逍遥人生 我真是大明星 铁枪无敌 极品老板娘 洛公子 四合院之真情岁月 重生之退伍从政 极品后妈 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 
最近更新重生08年金融危机前夕 奔现当天,你提通缉犯上门赴约? 重生03:我真不是渣男啊 山村嫂子的秘密 瘸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驴! 魂穿七零闯香江 村滥 鉴宝?这比抢钱的速度还快? 影帝:我只演大叔,粉丝们却疯了 赚一元,奖一万,我劳动致富 我一个道士,会点法术怎么了 乡野桃花朵朵开 分完又婚 我的同寝校花 德云:少年何须凌云志 全民御兽:手握山海经的我无敌了 修炼客栈 穿越之带着电脑内容当导演 大佬压力大 娱乐:带着天仙莽穿好莱坞 
帝师 来自远方 - 帝师txt下载 - 帝师最新章节 - 帝师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