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洛市火车站
火车站候车厅大楼气势磅礴,外部并没有任何华丽装饰,仅仅只是那铁灰色的水泥墙,和它庞大的身躯以及一贯的苏盟风外形。
就是如此,便有一种工业力量的美感。
白灵走进大厅,一楼候车大厅很是宽阔,一排排候车椅整齐的排列着。
“滋滋...亲爱的各位旅客同志们,前往莱特方向的动1145次列车即将抵达本站,请乘坐本次列车的旅客同志前往二楼三号检票口检票......”
喇叭里传来轻柔的女声和柔美的音乐。
随着广播提示,不少人动了起来,朝着检票口涌去。
白灵并没有找位置坐下,而是四处闲逛张望,打量着这个火车站。
她环顾着四周,内心的情绪波动十分激烈。
大厅中央是车次提示板,显示着火车站所有车次,并且实时变化着,工作人员在显示板后面的房间操作,人工更换指示牌,让乘客能够更便捷的体验。
这种情况是苏盟车站和机场普遍的现状。
苏盟这台机器硬是用工业时代的“硬件”实现了互联网时代的“硬件”。
例如用电话叫快餐也成了打工人的常态。
这也得益于苏政21世纪的世界观带来了。
审美上也在向21世纪的风格靠齐。
例如这个火车站的大厅内部,没有那么多的装饰品,也没有花里胡哨的修饰,洁白的墙壁上只是泛着淡淡的白黄色花纹,还有大理石地板,
抬头望去,天花板吊顶.....直接没有!
裸露的通风管道、线路管道,还有支撑顶部防雨的铁皮全都是裸露的,只需要刷成黑色,然后用锡皮包裹管道,就别有一番风味了。散发着一股硬朗、粗犷的工业气息。
提示字体的材质稍差一点
墙体刷成刷成灰黑色
(如图所示,仅供参考)
但白色墙壁和灰白色大理石地板让整个空间显得十分的明亮。
这种简约风的装修既便宜,又具有美感,这也是21世纪商场和办公室常见的一种装修风格。
造价低,在显得磅礴大气的同时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白灵仔细的打量着火车站的装修,恍惚间她仿佛穿越了。
“同志,请出示你的护照”
一声呼喊打断了她的思路,旁边两个背着枪的警察面带警惕的望着她。
白灵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似乎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自己带着几个穿着黑色西装的人,在这里到处张望,能不引起怀疑才怪呢。
示意随从拿出护照,递给了警察。
警察先是检查了护照的质感,然后一一核对信息和照片,然后还了回来,表情也放松了下来。
他们似乎看到几人护照上出生地区栏写的是中洲移民,也明白过来这一行人是刚从中洲移民过来的,然后带着些许骄傲和炫耀的语气说道:
“同志,欢迎加入苏盟,在苏盟,只要一本护照,你可以前往祖国的任何地方!”
随后朝白灵一行人行了一个军礼,然后走开了。
白灵也微微松了一口气,只是检查证件就好说,自己的证件都是合法的,完全经得起检查。
白灵继续观察起四周。
斯洛特共和国才解放了不到两年,因此这里的生活水平和民众文化根本没法和苏盟内地比,仅仅只是修建了不少赫鲁晓夫楼。
但杰洛市是中洲游客前往苏盟内地旅游的枢纽站,苏盟只有斯洛特共和国允许中洲人自由行,前往其他地区均需跟随专门 的旅团前往,而杰洛市就是中转站之一。
因此这里有不少苏盟内地文化的风情馆和各种流行小吃,火车站等地方就是内地文化扩张的中心。
例如这个火车站内就有着各种类型的奶茶店。
早期奶茶并非苏政搞出来的,而是民众发展出来的,苏政甚至没有任何引导,只是在发展起来后才拿出了许多配方,制作了更多风味的奶茶,进一步引导了奶茶的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只有富贵人群才能享用的茶叶茶和鲜奶以及各式各样糖类等等奢侈品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廉价的日常消费品。
这时就有闲人把茶叶茶和鲜奶勾兑混合,发现味道不错,再加上一些糖调味,就做成了一种饮品,并很快流行起来。
这也是苏盟的魅力的体现,要知道鲜奶和茶叶在封建时期不是普通人能随便享用的起的。
苏盟的出现让封建时期贵族的爱好:跳古典舞、下黑白棋都成为了全民文化,这极大的提高了全国人民的审美水平。
奶茶这种东西只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一种新文化作品。
白灵买了一杯喝了起来,这可是真奶茶,奶香味和茶味交织在一起,冲击着她的味蕾。
同时她也想起自己是来坐车的,于是拿出车票,对着提示牌寻找起自己要乘坐的列车来。
这时白灵注意到,在一众d和L开头的车次号里,有几个G开头的车次,这个细节让白灵愣了一下。
高铁!?
难不成苏盟连这个都搞出来了?
很快白灵就有了答案。广播传来了登车的提示,检票后来到跨过月台的天桥上,她看到停靠在车站内的那辆奇怪的列车。
富有科技感的银色流线型车头,还有尾部的螺旋桨令她十分吃惊。
说实话,这个外观在21世纪都是很炸裂的存在,它的外观显得比21世纪的高铁还具有科幻感。
俯视轨道,也可以清楚的看到火车和高铁轨道的不同,也证实了苏盟搞出了高铁的实事。
其实这辆高铁只是试验车,只是试运行,是计划经济模块的,暂时没有那么多的市场需求。除了联邦核心几座城市的线路外,大部分地区都只是不对外公开售票,需要申请指标才能乘坐,而在斯洛特共和国这些刚加盟的地方,还在跑空车实验刚建好轨道的阶段。
作为在实验车,它的车速其实并不快,最高时也只有200公里每小时,平均车速不到160公里。
至于这辆车,还是专门摆在这给中洲旅游团看的,一个月都跑不上一回。
后加盟国内,先期制造的蒸汽机车是主流车头。
于是乎,在这个车站里,冒着气拉煤的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头的绿皮车还有这辆高铁“三代同堂”的画面出现在白灵眼前。
至于没有大规模运用这种高铁,一方面确实是市场需求不高,不过主要的,也是苏政打算等科技水平上来了直接上新世纪的高铁。
一方面到时候市场需求上来了,另一方面新时代高铁技术确实更完善一点,性价比上也更高,毕竟是地球几十年摸索出来的技术,总比自己另辟蹊径要好的多。
白灵登上火车,这是一辆直达首都的快车,使用的是内燃机车头。
从这到克拉尔全程2165公里,中间只短暂停靠二十个车站,大约30多个小时就能抵达。
白灵本来打算乘坐飞机的,但这边民用航司大多数都是使用飞艇,飞艇的舒适性还真没法和卧铺比。
苏盟的民航使用飞艇的原因就是其庞大的运输量,因此飞艇在载客的同时会携带大量物资,因此乘坐环境很差,比不上火车。
另外,苏盟的大部分飞艇飞行速度甚至比不上火车,而且受天气影响,要绕来绕去,总体时间上不比火车快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