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首页 >> 大夏风云录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长嫡 宋吹 在下潘凤,字无双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民国投机者 唐朝好地主 宦妃天下 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 前方高能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章 崇祯五十相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历史经常会不幸地显示,如果人们确信自己是绝对正确的,而其他人是错误的,那么他们便很容易做出仇恨和残忍的行为。

因此,在内城将破的前夕,朱由检把自己的女性家人,能杀的全杀了。虽然没人知道这些女人有什么错。

另外,当时的朱由检并不知道,第一个被剑刺的贵妃袁氏,并没有死去。那两剑都没有刺中她的要害。在朱由检走后,一位老太监看到贵妃袁氏的身子还在动,心肠软了,便给她止了血。

后来,京都虽然再次经历过几次战火,但贵妃袁氏却一直没有受到任何伤害,除了崇祯给她的两剑。贵妃袁氏最终在乱世中,得以安享天年。

而崇祯的三个儿子,后来也没有遭到李自成的迫害。相反,李自成还给他的三个儿子,封了大顺的异姓王,好礼相待。

朱由检杀发妻、杀爱妃、杀女儿、杀皇嫂、杀养母,是为了什么?没人能理解他,就像他无法理解别人一样。

而接下来的情节更令人窒息。因为,按照剧情的发展,妻、妾、女、嫂、母都杀了,这时候就该轮到朱由检自尽了吧。

然而他并没有!朱由检在寑宫中洗了澡,换上道士的衣服,还和太监王承恩喝了几杯酒。

喝酒后,朱由检还写下一道谕旨,“命成国公朱纯臣总督内外诸军务,以辅东宫,并放诸狱囚。”

接下来的操作更加离谱。朱由检带着十几个大太监,骑马奔正阳门。他手持三眼枪,太监们持刀斧。

朱由检换了衣服,又要出城,他想干嘛去?他想好好活着。朱由检把妻女嫂母全杀了,又想自己偷生。

这是唱的哪一出戏?说好的“国君死社稷”呢?还不如依了太监张殷之言,投降李自成算了。

而令朱由检大吃一惊的是,守正阳门的太监和将士们却不肯开门,放朱由检出去。此时城外并没有攻城,内城的守卫居然不肯皇帝出去。

任由十几个大太监如何解释,守城的太监和将士们都拒绝相信,这身穿道士衣服的中间这位是朱由检。

守门的太监甚至亲自开炮轰击。但准星并未对准朱由检一行,没有伤到任何人,只是吓唬一下。

后来有人说,守正阳门的太监和将士们不肯放朱由检出去,是担心这些人是闯王内应。因为朱由检当时穿的是道袍,认不出来是皇帝驾到。

呵呵,真的是认不出来朱由检吗。正阳门是京都内城的前门,派去守门的太监们,能会是一般太监吗,不都是朱由检的身边人。

就算认不得皇帝本尊,他身边这十几个大太监,守城的太监和将士也全认不得?

到这个时候,还有哪一个道士,能指挥得动这十几个太监首领?不是认不得,而是不敢放朱由检出去。

谁都知道,明天一早,李自成就要进入皇宫了。此时放走了朱由检,如何向闯王大军交代,难道不怕引火烧身,满门抄斩吗?

这内城里,人人都可以放走,唯独朱由检放不得啊!

既然正阳门不放行,朱由检只好带着十几个太监先后又去了齐化门和崇文门。

这两个城门上,守门的太监和将士们早已不知去向。可是城门已紧锁,被封死了。

近乎崩溃的朱由检让太监们,用刀斧去砍那粗大的铁链。可半天也砍不断。

城门外,开始传来李自成大军的喊杀声。在休整后,起义军准备进攻京都内城了。

虽然,此时内城四门中还有一门没有去。但是,朱由检彻底死心了。

他仓惶地折返宫中,准备敲钟,再次召集百官廷议。最终,他放弃了。

第二天丑时将尽之时,走投无路的朱由检最后决定再次走上煤山。十几个大太监中只有王承恩还愿意跟着他。

其实,还有一个人,也走上煤山,正是史逢春。他本来不想和朱由检再有任何瓜葛,但还是鬼使神差地尾随过去。

在他前面,看见还有一个老太监跟着朱由检。在山顶上,史逄春看见朱由检对着东方,指指点点,嘴里不知道在说些。旁边的老太监低头不语。

一会,风中传来朱由检的笑声,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那太监抹去眼泪,拿出一条白绫,在树上打了一结,随即双手着地跪着。

朱由检又是大笑,这次笑得有些凄凉,接着踩上那太监的背,抓住白绫,把脖子伸到结里面。他双脚虚蹬了几下,蹬掉了一只鞋,终于再笑不出声音了。

等到朱由检不再有动静了,那太监便把他的尸体小心地抱下来,放在地上。看了一会主子的遗容后,那太监又拿出一条白绫,随驾自缢。

史逢春站在山顶,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又想起钦慈太后临终前的遗言,思绪翻滚。

太后,您交代的事,老奴真的是做不到啊。我只是一名武者,既没有秉政安民之才,也不会指挥打仗。我会的只是伺候人,但也没有把少主照顾好,后来又不会讨好朱由检。

史逢春回想自己这一生,自己越是努力越是远离目标,顿时心灰意冷,自断心脉,从山顶上坠下去。

崇祯十一年三月十九日凌晨,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身亡。只有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陪他一起走完人生路。崇祯的死,结束了276年的朱家王朝。

而在五年之后,就在西洋的一个大岛上,四十九岁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斩首。

查理一世和崇祯帝朱由检都是君主制下的领袖,都是内战打输了,被国内的反对派逼死的。

但不同的是,崇祯帝的死,并不意味着君主制的结束。相反,入主京都的李自成已经建立起大顺帝国。君主制并没有消失,只是君主改为姓李,地主阶级依然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

然而,查理一世的死,代表着英国的君主制开始土崩瓦解,代表资产阶级的政党制开始崭露头角。

英国开始启动文明的升级,进入第三阶段文明。而大夏依然是在第二阶段文明原地踏步。

朱由检为什么会被李自成打败?他的执政有没有问题?后来者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教训?这是研究者最值得探讨的关键点。

还是先从农民起义大爆发说起吧。起义的原因就是剥削过度。在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下,地主阶级从底层农民手中获得田租等收益,是符合逻辑的。

但是问题在于地主阶级拿到收益比例越来越高,剥削过度了。这种情况下,底层贫民一旦出现收成不好,矛盾一下子就暴发了,造成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刚开始的时候,李自成、张献忠等近百支起义军没想过要赶朱由检下台。他们只是要吃上饭,要活下去。

这时候,朱由检只要大力赈济、安抚,起义军是翻不起什么风浪的。没有人在吃饱喝足之后,还想去拿刀拼命的。

但是很遗憾,朱由检在赈济上几乎是杯水车薪,反而向农民加征剿饷和练饷,加上万历时期征的辽饷,统称“三饷”。

这反而加深了对农民的剥削,加入起义军的人越来越多,“从者如云,剿之不尽”。战斗力低下的农民军有不断的新鲜血液。

那为什么朱由检没有赈济灾民、贫民呢?有朱由检吝啬,不舍得发内帑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国库没钱。

所以,问题又变成了国库为什么没钱?反观皇太极那边,一个新兴的大金帝国都有钱赈灾,经济更发达的大夏反而没钱。

导致大夏国库没钱的问题很多。首先是宗室问题。厚养百万宗室造成国家负担太重了。再说了,绝大多数的亲王都是超级地王。

朝廷必须向宗室开刀,将一部分土地收归国有,同时允许宗室们自由就业、外出,解放生产力。绝不能像养猪一样养着这些宗室,不然就废了。

然而,朱由检太爱这些亲戚们了。比如,有一个姑母和朱由检关系不错,有次找朱由检哭诉,说家里太贫穷,日子非常难过。朱由检深表同情,立即赏了姑母大笔金银。

可是,这位姑母家中,光田地就有几千亩。这样的地主都喊穷,那些底层的贫民该怎么活?也许,和其他亲王比起来,朱由检的这样确实是太贫穷。

宗室中,唐王朱聿键曾主动带兵去平乱,朱由检应该借此机会,要求各宗室出钱、出粮、出兵。然而,他却把唐王朱聿键囚禁在凤阳监狱,理由是违背祖制。

这些富得流油的亲王宗室们,到帝国大厦将倾的危急关头,也没有机会为国家出力,后来反而成为起义军的粮仓和金库。

比如,张献忠攻克襄阳,挖到了人生转折点最重要的二桶金——襄王朱翊铭、贵阳王朱常法。同一年,李自成攻克洛阳,捉住天下最肥的那头猪——福王朱常洵。

这一年后,在亲王们的资助下,李自成、张献忠开始转守为攻。好像是掘亲王者,得天下。

朱由检在宗室问题上得分是0,他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要利用宗室的力量救国。

第二个问题是大量的田地和人口被藏匿了。至少有几千万人口和2亿多亩田地不在户部的帐上,大量的税源游离在财政之外。

代表例子是“良相“徐阶在退休后,被查出来其田地24万亩,佃户万人。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当初张居正怎么做的,改良一下,照抄一遍即可。然而,朱由检并没有。

第三个是关税问题。熊文灿曾向朱由检提出,解除海禁,收取关税,以疏民困而足国用。与其将丰厚的贸易收入送给海盗,不如收之,为国所用。然而,朱由检不但不听,最后还把熊文灿斩首弃市。

熊文灿虽然不是治军打仗的好手,但是善于攻心,成功了招安了郑芝龙和刘国能。要不然,朱由检还得在福建一带和海盗王郑芝龙开战。陛下,三线作战怕不怕?

第四个问题是税收问题。崇祯时期的税收对富人可是说是相当友好。崇祯九年,有一个武生叫李琏。他向朝廷上书,建议让天下富人报名助饷,不从者没收家产。

李琏认为天下之乱,其罪主要在于富人兼并小民。虽然李琏提出的一些做法,稍微偏激一点,但已经指出社会矛盾的焦点在哪里。

朱由检让朝臣们议一议这件事。大学士们一致反对。其中,大学士钱士升更是声泪俱下,大骂李琏之言误国殃民。

“此皆衰世乱政,而敢陈于圣人之前……以兵荒之故,归罪富家,而籍没之。此秦始皇所不行于巴清,汉武帝所不行于卜式者也。此议一倡,亡命无类之徒,相率而与富家为难,大乱自此始矣。”

的确,没收富人家产太过一点,但让富人们献点血,不过份吧?最后,李琏的建议不了了之。

大学士钱士升还要坚持将李琏下狱论罪。朱由检不同意,“放之已足,毋庸汲汲”。

哎,没脑的皇帝和极力维护大地主利益的大臣们,天天他妈的瞎开会。其政治见识不如一介武生李琏。哎,天下事难矣!

第五个问题是水利问题。大学士周道登、给事中黄承吴曾向朱由检提出,修水利是东南第一大事。但因为心疼钱,朱由检就把东南第一大事搁置下来。

“修水利,可扰民否?”这是朱由检的质疑之词,大臣皆无言以对。今日不种树,明日不种树,何时有果摘?

以上五个问题,但凡解决一个,都能缓解后来的财政危机。朱由检全都巧妙避开了,能做也必须要做的事一件没做。

不但是经济上的问题一件没解决,朱由检在政治上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是用人问题。朱由检有个有名的外号,叫做“崇祯五十相”。

“辅相至五十余人,其克保令名者,数人而已”。

在位十几年,换了五十个大学士。不少大学士还没来及熟悉情况,就下台了。

这种情况下,就算商鞅转世,张居正复活,亦不能治国。

更奇葩的是,朱由检是通过抓阄的方法,来选大学士。后来,朱由检还发明出用抓阄来选出状元刘若宰。

“天灵灵,地灵灵,开,是十八点!”

“恭喜第十八号选手入阁!”

拿国运来赌博,真是无奇不有。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赵氏嫡女 我的明星老婆 谁与争锋 我的26岁女房客 唐门新娘,女财阀的危险婚姻 拒嫁豪门:少奶奶99次出逃 欢迎来到节操动漫社 祖国人降临美漫 明星潜规则之皇 大明锦衣 斗罗:我唐三这一世要娶千仞雪 宋吹 这个人仙太过正经 御天武帝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皇兄何故造反? 肥水不流外人田 重生之官道 红楼贾兰:今晚省亲,要不要逃? 魔艳武林后宫传 
经典收藏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赘婿 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 蜀汉 我在大唐卖烧烤 原始人日记 子午春秋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 穿越大楚做始皇 嫡色 新水浒之心 古影 大唐司刑丞 超级武大闯水浒 行走在元朝末年 三国之极品姑爷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穿越之成皇之路 浪子列国历险记 穿越明朝之牧狼 
最近更新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 大秦:不装了,我是秦始皇 大汉征服者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 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 穿越时空王朝命运 三国之小曹贼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三国之纨绔霸天下 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 才下刑场,便上战场 【穿越】我爹是异性王 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 我在三国捡尸成神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时空搅屎棍 大顺宝藏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三国:三分天下 
大夏风云录 喜欢瞎编的豆腐 - 大夏风云录txt下载 - 大夏风云录最新章节 - 大夏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