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唐

巴东五溪蛮

首页 >> 挽唐 >> 挽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天武魂 官居一品 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长嫡 唐人的餐桌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 回到明朝当王爷 大明官 铁骨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挽唐 巴东五溪蛮 - 挽唐全文阅读 - 挽唐txt下载 - 挽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百五十三章 乱从何起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自苏州州城登船后1日,船队都行驶在官河上,即将抵达目的地。

鼎新社船队的旗舰甲板上,望着眼前逐渐清晰的丹徒雄城,顾柯突然向身后的杨箕发问道:

“杨都虞侯,你可知为何庞勋之乱会发于桂林而盛于徐泗?”

周围众将闻言,心知这是自家团练使要和自己谈论如今在浙东声势浩大的庞勋余党庞文绣,借庞勋之乱作个引子。

说,

杨箕低头思忖了片刻,从自己最近查阅的众多邸报塘抄中搜寻关于庞勋之乱的各种信息,有了头绪后,才试探性地反问了1句:

“末将以为,庞贼起兵,乃是发轫于徐州武宁军作乱1事,而武宁军屡屡作乱,又以故太尉王智兴借伐平卢淄青叛逆李师道入主徐州为滥觞。”

顾柯没有对杨箕的反问合他之意与否表态,而是冷不丁又问了杨箕1个更为尖锐的问题:

“那为何武宁军麾下,银刀、雕旗、门枪、挟马等7军,屡乱不止,接连驱逐,杀戮节度使?诸君若有高见,也可说来听听,集思广益,绝不因言罪人。”

顾柯身为团练使,明着询问自家执掌军法赏罚的都虞侯为何他镇牙军频频作乱,杀害驱逐主官,说是指桑骂槐都算轻了。

但宁海镇军终究是个和旧式牙军完全不1样的团体,在其他军镇里敏感得不可示之于人的危险话题,在这里则是应当公开讨论如何避免发生同样的事。

短暂的紧张过后,见顾柯并非意有所指,而是就事论事跟自己探讨牙兵作乱的问题,杨箕和李延年等宁海镇诸将也就松了1口气,开始认真地思考并给出回答。

文化水平有限的都头杨存珪试探性地说出了1个在当下属于政治正确的说法,从试图道德批判上解读牙军作乱的原因:

“徐州牙兵跋扈,约莫是不识天子威仪,自恃武力藐视朝廷,贪得无厌,不思报效?”

听到顾柯和同僚谈及此事,脸色愈发阴沉的徐重进则咬牙恨声说道:

读者身

“多半是节度使苛虐残暴,不恤士卒辛苦,妄加杀戮,4意克扣粮饷。”

顾柯点了点头,但又摇了摇头,沉声说道:

“你们说的都对,但不全对。倘若仅靠道德教化和丰厚奖赏便能让作乱牙军迷途知返,河朔3镇又如何能割据百年?

但若1昧只知武力镇压,以朝廷之威势,连元和削藩也未曾彻底削平河朔3镇,不过数年便降而复叛,至今也唯有成德1镇与朝廷稍显和睦,卢龙镇去岁又起兵乱。

节度使中即便有贪枉暴虐之辈,也不足以解释各镇如此频繁的军乱,而那些被逐杀的节度使,其中亦不乏良善之辈。”

说到这里,顾柯终于给自己以上的发言中对朝廷与藩镇间关系的分析作了1个概括性总结:

“依我之见,牙兵作乱,根底还在朝廷财源匮乏,为御敌于外,不得已放权于藩镇,藩镇节度为笼络将卒巩固权势,再放权于牙兵,遂成国中之国,镇中之镇。

而牙兵凌上欺下,挤占粮饷,裹挟作乱,普通士卒实则也深受其害。

显然,光凭朝廷如今的武力和道德教化,断然是不足以平定天下各镇牙军作乱之势的,而庞勋之乱亦与往日的藩镇牙军作乱有极大区别,流毒至今愈演愈烈。

倘若朝廷再不改弦更张,只怕大祸不远矣!”

p,

这是顾柯首次公开向自己麾下众将提出自己心中对如今天下大势的见解和忧虑,顿时引得众将面面相觑,将信将疑。

在他们看来,庞勋之乱已经平定,浙东民乱愈演愈烈说到底还是王龟自己盘剥地方太甚,发兵平乱又太过操切所致,只要外镇兵马1到,顷刻就会平定,顾柯为何要杞人忧天?

可顾柯这番话1出,出身自润州镇军牙兵中1介十将,1直旁观顾柯发言的李延年猛然抬头,盯住了顾柯。

显然,他没想到此前从未执掌过兵权的顾柯能1针见血地点明,藩镇割据的根源也在朝廷而不只是在于藩镇,更是对牙兵作乱这1问题中错综复杂的矛盾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甚至还冒天下之大不韪地警告说庞勋之乱不是终点,若朝廷不立即行动,还有更凶险的动乱即将爆发。

所谓“长安天子,魏府牙兵”,牙兵跋扈的问题在如今的唐朝可谓妇孺皆知。

要如何解决这1问题,从叛镇节度使到朝廷忠臣几乎都在思考,但却没有人能给出1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任何1种军事组织的指挥模式都源于内部的利益分配结构,改变人的观念很容易,改变背后的利益关系却很难。

顾柯宁愿从新开始编练1支兵马,也不愿接收旧人的原因就在于此。

这便是为何古往今来名将练兵往往都要另起炉灶,而非只在旧有框架上修修补补。

读者身

不然就会像本朝名将王式治理安南,越州,徐州等地的旧军时1样,治标不治本,等到他人1离任,便故态复萌。

咸通3年,在上任节度使温璋被银刀军驱逐出境后,继任武宁军节度使的王式,自义成军和宣武军调兵入徐州,设局下狠手处置屡教不改的武宁军,杀尽了徐州旧牙军数千人,并遣散其余诸军。

等到王式打算从头开始培养徐州牙军,恢复武宁军战斗力时,朝廷又连忙制止了他。

当朝圣人天子李漼直接下诏撤销了武宁军的军号,将徐州武宁节度使降为团练使,兵额仅剩3千。

武宁军节度使的领地也由徐、泗、濠、宿4州缩为仅剩徐州1地,其余兵额则分属兖州海州及宿州。

终于平定了徐州银刀军之乱的王式也被紧急调回长安,名义上升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实则是夺去兵权冷藏起来。

远在长安的朝廷,宁可让河南3镇中地位极其重要的徐州武宁军被解除武装,或被本地牙军掌控,也不愿让王式这个当世名将在徐州建立起1支新的,完全听命于节度使的徐州武宁军。

朝廷确实削平了近几十年颇为不稳的叛镇,可原本能控遏漕运,庇护淮南的强藩也从此不复存在了。

王式想要整肃徐州镇军,恢复其战斗力和指挥系统的打算彻底落空,数万武宁军将卒被1朝裁撤,万1生乱,以徐州本地团结兵如此孱弱的实力,根本无力弹压。

此后被裁撤遣散的数万武宁军将卒要么分散至徐泗各地聚寨而具,要么被派往桂林,安南等地与南诏作战。

说app—<—>

这便是银刀军之乱几年后庞勋之乱为何会在桂林爆发,而庞勋所率乱军到了徐泗周边也能1呼百应的原因。

因为未来大乱的种子,早在咸通3年王式还没能完成对徐州武宁军处置的收尾工作就被朝廷调职那时,便已经埋下。

惹出庞勋之乱这场祸事后,朝廷才急忙按王式原来的办法,又在徐州新设立了感化军节度使,招募笼络原先被遣散的徐州将卒以免他们作乱。

可惜如今庞勋余党早就遍布江淮之间,向北远至巨野泽1带,与朝廷更是有着血海深仇,此时再想招抚,恐怕为时已晚。

顾柯的担心绝非是空穴来风,朝廷邸报中关于各州郡小规模民乱和因天灾歉收请求减免赋税的报告越来越多,而停征赋税赈济灾民的举措却鲜见于书。

庞勋之乱已经成了牙军作乱和百姓起义相结合的新型叛乱,而这种危险的势头还并未得到朝廷各方的充分认识。

哪怕没有“天魔入体”给他带来的些许碎片化的记忆,在顾柯眼里,乱世将至的阴云也早已抬头可见。

顾柯跟自己麾下众将公开讨论牙军和藩镇问题便是希望能统1思想,让他们不仅仅局限于从军事上去考虑问题。

毕竟如今宁海镇军的这些新进军官,日后便是他倚为臂助的得力干将,自然是要精心培养。

欲为名将,必得纲目并举,治军之道,绝非止于兵戈。

p>  只有让他们知晓并认识了同时代其他军队现有问题的根源,才能避免轮到他们自己领兵时犯同样的错误。

而借助分析其他军队弊病的过程,宁海镇军众将也能更深刻地理解顾柯所创立的指挥和管理体系到底优越在何处,从而发自内心地遵循顾柯的治军原则,从根源上杜绝牙军作乱现象在宁海镇内部出现。

出身庞勋余党的刘苌和李崇贞听完顾柯的解释之后,若有所思地望着水面,似乎对自己过去的经历有了更深的理解。

而杨存珪过去仅仅是个不良人,并不知晓顾柯所言那些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他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宁海镇与自己过去认知中的官军大不1样。

在润州镇军服役过数年的李延年则对顾柯切中肯綮的话十分赞同,顾柯的剖析让他仿佛拨云见日,迅速理解了过去自己从军时为何会遭人排挤,难以升迁。

而性情阴沉的徐重进则陷入沉思,尽管因为个人经历对节度使颇有恶感,但如今他也不得不承认,牙军作乱绝非都是出于反抗**的正当理由。

被顾柯1时兴起拿来当教具的杨箕无奈地摊了摊手,心说顾2哥也太谨慎了,非要先拐弯抹角地拿自己当挡箭牌才肯进入正题。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赵氏嫡女 郁总今天追妻成功了吗 蛊真人 谁与争锋 深空彼岸 都市极乐后后宫 都市医仙 大夏第一假太监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祖国人降临美漫 明星潜规则之皇 空降迦勒底随后成为所长这件事 大明锦衣 斗罗:我唐三这一世要娶千仞雪 宋吹 生常 读者和主角绝逼是真爱 火影:覆灭宇智波 农家乐小老板 碧蓝航线界限 
经典收藏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大明第一狂士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女尊世界中的万人迷 睡鬼 大宋斩妖人 学霸,你家渣爷又犯病了(她家渣爷又犯病了) 异世崛起:最强争霸系统 毒步天下:废柴小狂妃 极品快乐厂公 大明圣祖 雍凉风云 大宋医相 大夏国九皇子 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 中国密电码 重生之大明鹰犬 大明千王 三国:我把貂蝉训成了绝世猛将 
最近更新云尧长歌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唐:九五至尊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 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 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 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 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带着AI去穿越 于是我成为了神 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大唐超时空:从做李丽质闺蜜开始 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 公主的坏心思 重生赘婿人生 痴傻皇子暴躁妃:这个皇子只想苟 
挽唐 巴东五溪蛮 - 挽唐txt下载 - 挽唐最新章节 - 挽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